今年春节,“赣克两地一家亲,民族团结过大年”青少年足球冬令营在定南客家古城开展研学活动;央视大型综艺节目《选对健康》在定南客家古城录制;中国首届夜间铁人三项国际公开赛自行车赛道途经定南客家古城;第二届UYC女足“环球杯”U12锦标赛在定南举行,来自国内外32支球队的小将们在定南客家古城开启一场特别的客家文化之旅……通过做活做旺商贸消费,做精做美旅游线路,做火做热活动赛事,如今的定南客家古城,正在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传承“古色”中谋发展。位于定南县老城镇老城村的客家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存着古城门、古县衙、城隍庙、九街五巷、巽塔等34处不可移动文物。该县把客家古城列为重点保护开发性项目。老城镇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资源禀赋,牢固树立规划先行意识,采取党员大会集体议、邀请乡亲集体谈等方式,广泛发动,群策群力,齐心谋划客家古城规划建设。
“项目确定后,邀请了县文化部门专家现场指导,哪处该拆,哪处不该拆,都要进行充分论证。”老城村党总支书记谢立忠介绍,老城镇还建立了党员包保传统建筑责任制,将客家古城分成东门片、南门片和西门片三个区域,明确每名党员干部保护古建筑的责任和义务。“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周桂荣说:“我负责对接文昌井,动员村民爱护文物、保护文物,这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了守护客家古城的灵魂和根脉,在推进项目建设中,该县始终秉承“在传承中发扬、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将保护生态和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作为规划的重点,坚持修旧如旧,采用微改造“绣花”功夫,不大拆大建。这一举措赢得了当地村民的广泛认可与大力支持,为古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时候在老城生活的场景至今还记得,我是家里辈分最大、年纪最长的人,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才对得起自己的家乡。”老城村老党员廖平森说,得知要对客家古城进行保护和开发时,自己果断当起了志愿者,同工作组夜以继日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成功做通了30多户居民的思想工作。
客家古城项目启动以来,该县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县、镇两级党员服务先锋岗,县委抽调126名党员干部驻扎项目一线,集中攻坚房屋征收等重难点问题,顺利完成1000余户的征租任务。
从农村转变为景区,如果乡村治理工作做得不好,就会影响整个景区的运营和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在景区内设置了3个网格区,每个网格配备6名党员,解决好了业态管理、矛盾纠纷和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难题。”老城镇党委副书记钟子诚介绍,老城村党总支还每月举行“道德红黑榜”评比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全村树立文明新风尚。
为进一步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中的“火车头”作用,老城镇党委依托客家古城项目,瞄准市场需求,以村集体经济为发展方向,由全镇11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联营的方式,成立莲塘客家大院,先后协助景区引进湖南、广东、四川等7省100余家商户进驻古城,创造1100余个就业岗位。全镇11个村因地制宜发展陈皮、花卉、餐饮、大棚蔬菜等“N”种业态,通过健全完善客家古城内部供应链,实行供销镇内订单化经营模式,向镇内种养户、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统一采购景区旅游商品、食材原料等,不断优化产销对接,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钟璐屹
编辑:李曦 编校:袁惠祥值班主任:明心武 刘航编审:邓海明 谢瑞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