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周双双
伴随消费场景的多元化发展与创新性培育,重庆文旅消费正不断迸发出活力。2月18日,来自江西赣州的曾先生和女友来到九龙坡区巴国城,开启了重庆之行的最后一站。从17:30到20:30,三个小时的时间,曾先生与女友经历了汉服妆造、趣味游园会和一台融合了沉浸式戏剧演出的宴饮之后,尽兴而归。
市民游客体验游园活动。通讯员 曹鸣鸥 摄
“起初是被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展现的多彩山城所吸引,去了洪崖洞、十八梯之后,又‘种草’了这台沉浸式餐饮秀,了解了重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趟旅行太值了!”曾先生难掩兴奋地感慨道。
曾先生口中称赞有加的沉浸式餐饮秀,是重庆礼宴巴国餐饮有限公司自2024年5月起打造的巴渝文化艺术餐饮秀。自推出以来,这个集视觉、听觉、味觉于一体的“文食旅”体验场景,每晚都会上演,体验者众多。并且,得益于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热度的延续,体验者中外地游客的比重逐渐上升。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获悉,每场秀156个座位,基本提前几天就会预订完,游客的比例从最初的20%左右,上升到如今的50%,且外地游客大都会另外付费,换上与体验场景相适应的汉服妆造,全身心沉浸其中。究竟是什么魅力,能够引得市民游客竞相追捧?2月18日下午,记者跟随曾先生的脚步,一探究竟。
当天17:00,就陆续有预订的食客到餐厅大堂核验券码,在一群身着汉服、头戴面纱工作人员带领下,大家进入等待区,这个时间段内,可以考虑是否换上汉服、做妆造。18:00,游园活动开启,投壶、对诗等趣味游戏热闹非凡,营造出沉浸的氛围。18:30,游戏完毕,食客们相继入场坐定,桌上古色古香的餐具上摆放着餐前水果,细节处颇见用心。紧接着灯光明暗交错,婉转的曲调流淌,青年舞者登台翩翩起舞,巴人文化的神秘、李白与一众诗人在奉节写下的诗作、历经千年风雨的大足石刻、征战沙场的巾帼英雄秦良玉、险滩中响起的力量感十足的川江号子……随着一个个历史场景被演绎,一道道对应的美食也不断被端上餐桌。
沉浸式餐饮秀中展现的川江号子元素。通讯员 曹鸣鸥 摄
“这场秀实际是以巴渝文化为脉络,串联起重庆有辨识度的那些元素,让市民游客沉浸式就餐后,能带走关于重庆文化的一些认识和想象。”在谈及创新演绎的初衷时,礼宴巴国相关负责人如是说。据透露,因为市场反馈的火爆,公司已经着手准备加开中午场次的秀。
事实上,沉浸式餐饮的风已经吹了许久。无论是主打科技感的北京海底捞智慧餐厅,还是主打复合型怀旧场景的长沙“超级文和友”,都让餐饮这个原先仅满足口腹之欲的行业变得时尚多元起来。如何做好味觉与形式的平衡,实现1+1>2的锦上添花?
“对于餐饮业来说,核心价值当然是好吃的食物、好的服务品质。”九龙坡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礼宴巴国将文、食、旅三者互通、互动方面的尝试早有关注,也多次组队前往成都等城市考察对比同类项目,对于食客沉浸式用餐之后的真实评价也进行了搜集整理。同时积极组织区内品牌餐饮企业参加“渝味360碗”旅游美食评选活动,去年成功入围9道美食。
“要让消费者觉得钱花得值,有趣重要、故事重要、体验重要,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让一时火演变成一直火。”该负责人透露,正在组织申报最具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的美食,也将举办系列节会活动,让更多的游客品“九龙味”赏“重庆景”,也期待九龙坡的创新尝试能够形成长久的消费效应,带动区域产业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