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省文物局_行业资讯】
2025年春节假期,开街不到一个月的常山北门历史文化街区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飞天凤凰、舞龙表演、皮影戏、财神巡游等民俗文化活动,让这座依托宋韵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味十足,赏刺绣鞋履、观非遗鱼灯、看竹编灯笼、做非遗漆扇等活动更是为街区增添了人气。据不完统计,春节期间,常山北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客流近25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近4万人次。
历史文化街区,在衢州不仅只有这一处。在龙游,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早已是当地热门打卡点。在衢城,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等已成为衢州对外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游客来衢必逛的景点。
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遗存,就是保护我们城市的根脉、文脉。保护历史古建筑,不仅在于保护其外形,更在于保护好内在的“神”。近年来,衢州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对历史文化街区修旧如旧,以“绣花针”的功夫微改造、精提升,注重保护与传承,使得历史文化街区以原面貌、新姿态展现在大众面前,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
历史文化街区受欢迎,归根结底是街区内的文化底蕴足够吸引。在城市快速更新中,单一的商业街区只能满足当地群众的消费需求,要打造为群众愿意逛、有看头、能细品的街区,就需要植入文化。放眼衢州各历史文化街区,古色古香的老建筑为街区奠定了历史基调,传统民俗表演、非遗展示等常态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城市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关键还要创新。从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布局中,可以看到创新所在。例如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既有衢州邵永丰麻饼等老字号,也有文创咖啡馆等现代潮流门店;既有木雕手作体验馆等非遗入驻,也有国风拍摄等热门网红店。不同文化业态,适合不同年龄段,满足不同游客、市民的需求。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老街区自然焕发新颜。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厚重的历史与市井烟火气交织,使得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追忆历史的场所和载体,更是城市旅游发展的重点、支点。在当代人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历史文化街区得以生存和延续,并成为一座城市的“金名片”。汪晨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