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假期,“追梦少年团”小讲解员正在向游客介绍十笏园的历史文化。
爱心档案
为10万+游客打开文化之窗
2025年春节假期,潍坊十笏园博物馆内,一群小讲解员用清脆的声音向游客介绍园中建筑:“您好,我是潍坊十笏园博物馆的‘追梦少年团’小小讲解员,我愿意为您提供志愿讲解服务。这里是砚香楼,是园主人藏书和著书立说之处……”游客们围在他们身边,时而拍照记录,时而点头赞叹。这样的场景,正是潍坊十笏园博物馆“追梦少年团公益讲解先锋队”志愿服务项目的日常剪影。
自2021年3月启动以来,潍坊十笏园博物馆“追梦少年团公益讲解先锋队”志愿服务项目已培育160名小讲解员。这些平均年龄12岁的孩子,利用寒暑假及节假日累计开展公益讲解5000余场,服务时长超2000小时,受众突破10万人次。他们用稚嫩的童声为游客揭开十笏园“江北第一园林”的神秘面纱,让20万+网友通过新媒体平台感受到潍坊文化的深厚魅力。
潍坊十笏园博物馆公教部负责人、“追梦少年团公益讲解先锋队”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张雪梅表示:“我们不仅在培养小讲解员,更在播种文化传承的种子。”
“追梦少年团”小小讲解员暑期夏训营培训班,专职讲解员带领小讲解员们学习。
暖心故事
故事一:
双语讲解连世界,潍坊文化传五洲
胡柏淳,这个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热爱的11岁少年,于2024年7月暑假加入“追梦少年团”。在讲解技能提升课的特训中,他开始系统地学习讲解知识,不断锻炼自己。寒暑假的工作日,博物馆里常常能看到他忙碌又认真的身影。面对来自各地的游客,他热情满满,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将十笏园的历史娓娓道来。
在胡柏淳看来,自己的每一次讲解都是向世界展现家乡魅力的高光时刻。2024年8月30日,胡柏淳像往常一样在馆内进行公益讲解。突然,他注意到一群外国游客正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展品。他心里既紧张又兴奋,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上前去,用流利的英语和精心准备的讲解词,主动为外国游客介绍十笏园的建筑特色、历史典故。
胡柏淳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外国游客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露出赞叹的神情。讲解结束后,外国游客纷纷竖起大拇指,其中一位游客还热情地邀请他一起合影留念并当场写下感谢信,信中满是对他的夸赞与鼓励。那一刻,胡柏淳的笑容里闪耀着文化自信的光芒。
如今,来到潍坊十笏园博物馆,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肤色的游客与小讲解员们沟通交流的场景。那些由少年们双语诠释的郑板桥画中的文人风骨、十笏园建筑结构的营造智慧、丁氏家族“诗书传家”的百年家训,正随着国际航班飞向世界各地。
2024年7月,孩子们在参加“追梦少年团”小小讲解员暑期夏训营培训班。
故事二:
古园新声延文脉,薪火相传有少年
孙翊阳是奎文区实验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加入“追梦少年团”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一开始,面对镜头练习的孙翊阳还有些胆怯。经过系统的培训后,她的讲解变得落落大方、自信从容。博物馆老师独创的“情景代入法”让她印象深刻:孩子们换上汉服,手持团扇,在假山曲水间演绎古代文人雅集场景。“当你成为历史故事的一部分,讲解就不再是背诵。”担任小讲解员的日子里,孙翊阳在一次次为游客讲解的过程中,逐渐克服内心的羞涩,自信心不断增强。张雪梅说:“小讲解员们‘上岗’讲解前,专职讲解员会对其进行为期8天的专业培训。培训完成后,我们会对通过考核的小讲解员颁发聘任证书,将其正式聘用为‘潍坊十笏园博物馆小小讲解员’,聘期三年。”
文化传承从不是单向灌输,而是让每个少年都成为点亮他人的星火。在孙翊阳所在的学校里,她的老师为了能让更多同学了解十笏园,邀请了潍坊十笏园博物馆的专业老师来校举办讲座。孙翊阳作为小讲解员,和博物馆老师一起为大家带来一堂生动的潍坊历史文化课。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围到孙翊阳身边,七嘴八舌地询问着关于十笏园的趣事,还有同学拉着她的手说:“翊阳,你讲得太好了,我们以后也想去当小小讲解员!”
孙翊阳作为小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潍坊历史文化。
(来源:新派)
编辑:陈丽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