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目前,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票房)已突破120亿元,不仅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纪录,更催生出“神话IP+文旅经济”的跨界联动效应。随着影片热度的持续攀升,各地“哪吒文化地标”的文旅搜索量呈现增长趋势,影片中的诱人美食也吸引大家前去争相打卡。那么,影片中的美食、美景和景点文物,在哪能找到同款?一起来看。
同款打卡点
汉中天师堂
电影中,哪吒前往玉虚宫参加“考试”,整座宫殿都是白玉制成,中间有八卦阵,哪吒还在里面迷路了。
本以为这个镜头是编剧想出来的,没想到是真实存在的场景。
天师堂在陕西汉中汉台区,作为道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充满了神秘的色彩。逢年过节,这里香火鼎盛,在刚刚过去的初五拜财神,财神庙前人山人海。
李靖故居
在神话故事里,李靖是托塔李天王,他的原型其实是唐代著名军事家咸阳三原人李靖。
走进咸阳三原的李靖故居,你可以看到亭台楼阁、假山池塘、奇花异草,每一处都展现了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在这里,你可以想象到哪吒小时候在府邸中玩耍的场景,感受到他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同时,故居中还保存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让你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李靖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地方专题性博物馆。这里不仅收藏了大量的书法珍品,还保存着许多与历史人物和事件相关的碑刻。
其中,就有关于李靖的碑文《李靖碑》,这些碑文记录了李靖的生平事迹和功绩。
哪吒行宫
哪吒行宫位于四川宜宾翠屏山景区,目前是不需要门票的。山上有哪吒洞,还可以看见“龙脊石”,就是传说中哪吒和龙王三太子打斗的地方。
是为了纪念哪吒而修建的一座庙宇。这座行宫依山傍水,气势恢宏,在缅怀哪吒的同时,还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
同款文物
陕历博秦汉馆的“七色宝莲”
《哪吒 2》中,太乙真人的法宝“七色宝莲”由一片片莲花瓣组成山峦的形状,与陕历博秦汉馆中的一件藏品造型极为相似。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技与美”专题展上,展示的馆藏一级文物“鎏金银竹节熏炉”,1981年出土于西汉武帝茂陵阳信公主墓陪葬坑。此熏炉通高58厘米,底座透雕昂首张口的蟠龙,柄为竹节形自龙口伸出,分5节,上端铸有3条蟠龙,龙身鎏金、龙爪鎏银,龙首上承炉盘,柄下端连接圈足,整体造型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炉身为博山形,下部雕饰蟠龙纹,底色鎏银,龙身鎏金形制突出,炉盖采用了汉代最为流行的博山炉造型,器盖透雕出多层山形,山峰间有缝隙,在炉体中点燃香料,香烟就由器盖的缝隙中散出,弥漫于室内。
从熏炉上的铭文及同时出土的其他器物上的铭文得知,这件熏炉原为汉未央宫之物。阳信长公主为汉武帝的姐姐,初嫁平阳侯曹寿,故亦称平阳公主。汉武帝登基后,改嫁抗击匈奴将领大将军卫青。阳信长公主在不惑之年也找到了她美满幸福的婚姻。而这件熏炉便是赏赐给阳信长公主当作与卫青结婚的贺礼,象征富贵、安康、高升、幸福。
古建筑上的脊兽“天团”
电影中玉虚宫屋脊上的脊兽,其风格源于唐昭陵建筑。
顾名思义,脊兽即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放置的兽件,根据屋脊类型的不同,脊兽可以划分为吻兽、望兽、垂兽、戗兽等。
同款美食
帮哪吒重塑肉身的陈塘关藕粉
影片开场,陈塘关百姓挖掘莲藕制作藕粉,这一日常画面为太乙真人用藕粉为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这一剧情埋下伏笔。在影片中,藕粉成了承载希望与奇迹的关键元素。而这道历史悠久的甜品,也是浙江杭州的知名特产之一。
藕粉历史悠久,清朝咸丰年间被钦定为御膳贡品。其制作工序繁杂,需洗净、去皮、捣碎、冲洗、沉淀、晾晒或烘干,每一步都考验耐心与技巧,正因如此,美味得以传承。藕粉质地细腻,色泽微红,入口丝滑,味道清甜,不仅口感绝佳,营养也十分丰富。它富含铁元素,有利于缺铁性贫血人群滋补,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还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夏天食用既能解暑又能滋养身体。如今,市场上的藕粉种类繁多,既有传统的纯藕粉,也有添加了坚果、果干的复合型藕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在《哪吒2》中,藕粉不仅是美食,更是情感寄托。陈塘关百姓用藕粉为英雄重塑肉身,体现对英雄的敬仰和感激,展现团结互助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陈塘关的鲜香“秘密武器”脆皮鱼
在《哪吒2》里,陈塘关的餐桌上还有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脆皮鱼,其实这是一道四川经典名菜,全名叫“糖醋脆皮鱼”。
这道菜以鲜美的鱼肉为主料,经过精心处理,先将鱼身划上几刀,便于入味。随后,裹上一层薄薄的淀粉,放入热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外皮呈现出诱人的色泽,犹如一层金色的铠甲。
炸好的脆皮鱼,上桌前再浇上精心调制的酱汁,酱汁的酸甜口味与酥脆的鱼肉完美搭配。一口咬下,先是感受到外皮的酥脆,“咔嚓” 一声十分过瘾,紧接着鲜嫩的鱼肉在口中散开,鱼肉的鲜嫩多汁与外皮的酥脆形成鲜明对比,口感层次丰富。
这道脆皮鱼不仅是陈塘关百姓日常喜爱的美食,在影片中也有着独特的意义。 它象征着陈塘关百姓对生活的热爱,即便面临困境,也能从平凡的食物中寻找到生活的美好。在阖家团圆的时刻,这道脆皮鱼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传递着温暖与幸福。
炼丹炉里诞生的“真香”美食——鱿鱼须
电影中,章鱼将军被关炼丹炉却吃得满足,触角冒油还喊“倍儿香”,这一有趣情节让观众对“烤海鲜”充满好奇,原来是天津特色菜干煸鱿鱼须。
干煸鱿鱼须是天津美食名片,口感独特,外皮酥脆,内里鲜嫩弹牙,麻辣鲜香的味道刺激味蕾。烹饪时,要选新鲜鱿鱼须,洗净去腥,裹淀粉油炸,先低温炸熟,再高温复炸至金黄酥脆,最后与辣椒、花椒、孜然等调料煸炒入味。辣椒的火辣、花椒的麻香、孜然的浓郁,与鱿鱼须本身的鲜美完美融合。
当然,大家如果不方便赶去天津品尝美食,也可以在家门口的“铁板鱿鱼”小摊上品尝一下章鱼将军的滋味儿。
(综合自中国食品报、三秦都市报、九派新闻、zaker新闻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