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随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承载着中华文明基因的盛大节日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陕西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以“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活动为契机,联动“西安年·最中国”2025年新春文化旅游系列项目,为市民和游客精心打造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国潮文化盛宴。
千年文脉碰撞国潮新韵
十三朝古都西安,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在2025年春节期间以“乙巳中国年,灯映长安春”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主题灯会活动。这些灯会分别在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三大历史地标举办,构建起了一条跨越时空的非遗文化长廊。从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至3月16日(农历二月十七),长达54天的璀璨灯会不仅重现了盛唐上元灯会的恢弘气象,更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活动选取了38件馆藏珍宝作为花灯设计蓝本,通过现代灯光技术,让这些珍贵的文物以动态灯组的形式“活”态呈现,实现了与民俗、文化的完美对话。游客们在欣赏精美花灯的同时,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文明对话,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长安灯会 图源大唐芙蓉园官网
非遗好物激活消费新场景
在西安电影制片厂电影广场举办的“长安好物新消费年货节”,成为非遗焕新的主阵地,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围绕“寻年俗、品年味、采年货、探年趣”四大维度,精心打造了沉浸式消费矩阵,设立了非遗好物、国潮新风尚、潮趣市集、舌尖长安四大主题展区。通过“展、演、购、玩”的立体化布局,构建起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交融的创新消费场域。展区不仅汇聚了陕西非遗的精粹,还特设非遗活态展演空间,让市民在领略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在这里,游客可以亲手触摸古老的非遗技艺,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可以品尝到地道的陕西美食,体验舌尖上的非遗文化;还可以购买到精美的非遗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带回家。这种创新的消费模式不仅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现代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的双赢。
长安好物新消费年货节现场 网络
沉浸式体验赋能文旅融合
西安通过“文化+场景+体验”三重叠加,打造了文旅消费新模式,为“西安年·最中国”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西安年·最中国”活动不仅是一场非遗文化的展示盛会,更是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将非遗文化与旅游、消费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文旅体验。在永兴坊蛇年新春非遗年俗节、皇城里·民乐园第二届新春文化节、蔡家坡鼓舞民俗大巡游等活动中,游客可以欣赏到精彩绝伦的非遗表演,亲身参与民俗活动,感受浓厚的年味。同时,通过线上平台推出“非遗直播购”等数字化服务。雁塔区文化馆借助互联网直播,将展柜中的非遗手工艺品搬到屏幕里,实现了与全国网友的联动。据统计,这场非遗直播带货共收获了1.3万次点赞,吸引了9688位观众观看,这不仅推广了陕西传统民俗文化,还培育了非遗活化的造血能力。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非遗文化突破了地域限制,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表演
当千年非遗邂逅时代潮流,这座承载着文明记忆的古都,正以文化自信为底色,书写着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西安将继续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作者: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田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