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游客们正在参观“过年——春节主题展"。视觉中国图
北漂多载,承担高额生活成本的同时,竟然没有怎么享受过大都市独有的公共福利,未免感觉吃了不少亏。例如,我寓居的立水桥一带,已经属于偏远的北五环之外,但其实也只不过坐几站地铁的路程,便来到举世闻名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可惜,除了“搞接待”时被指明想要游览鸟巢、水立方之外,竟然N过其境而不入,从来没有深度探秘过一番。
这两年兴起古建热、博物馆热,去年年底,无意间接受过几次历史和艺术的熏陶,迅速解锁这一高雅爱好。于是,循着攻略里的热门文博,由近及远挨个去打卡,发现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网红馆”,竟然就坐落于我眼皮子底下。奥林匹克公园地铁站东出口的狭窄地段,依次排布着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科学技术馆,规格之高、密度之稠,让人叹为观止。
其中,讨论度最高的当属中国考古博物馆和中国工艺美术馆。我首先参观的是中国考古博物馆,龙年结束了,再去看一眼龙吧——在短视频里刷到过无数次的夏绿松石龙形器,就这样“赤裸裸”摆在眼前,那轮廓、那色泽,那穿越千年的光辉,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美。此外,同为中原二里头出土的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和新石器时期的大口陶尊、陶人面像、彩绘龙纹陶盘也让人印象深刻。要知道,中国考古博物馆只是中国历史研究院用于研究、传播的下设机构而已,当你看到柜子里塞得满满当当的青铜爵,以及来自安阳妇好墓的方鼎、玉龙、象牙杯,就会不由自主感叹,到底是首都,历史文化资源太丰饶。
接下来的中国工艺美术馆,我是慕着那几件国宝级翡翠玉雕的威名而去的,不过竟然有惊喜。预约比预想中要难很多,不愧是2024年顶流,从安检入口开始,排队长龙几近展馆周长的四分之一。北京的冬天寒冷、萧瑟,大家顶着绒帽、揣着手套,从头到脚裹得鼓鼓囊囊,挤进室内之后一股暖流扑面而来,抬头便看见一尊巨大的灵蛇吉祥物,旁边是以窗花为元素贴满整面墙的标识——“过年——春节主题展”。怪不得如此火爆,原来都是冲着这个特展来的呀。
2025年1月,临近过年,中国工艺美术馆门口排队的人流。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 摄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又一年——今年是第几年留守北京来着?当然,待在北京,有着别处没有的独特体验,比如这个意外闯入的展览,集合了全国各地的习俗、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喜气洋洋、热闹非凡。众所周知,蛇年新春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农历大年,这个展览特别应景。临时做出改变,我顺着人流的方向边走边看,眼前的太平鼓、行花街、醒狮、旺火应接不暇,每一个项目都如此熟悉又新鲜。
事实上,我最早留意到中国工艺美术馆,是因为相继刷到几名翡翠博主的作品,他们或公干、或旅行,来京后都会挤出来行程,专程去看五楼的翡翠花薰、提梁花篮和插屏。没想到,我这趟跟风鉴宝之旅,被另外一股旋风带偏,先接受了浓郁的年俗熏陶。逛了一两个小时,直奔楼上而去,庄严、静谧的主展厅,俨然和刚才喜气洋洋的氛围分属两个次元。
该怎么描述这种差异呢?玻璃罩里价值连城的大块翡翠,让人自动代入参观者的角色,而民俗展更像是一个大集市或者庙会,随处可见家里大人带着小朋友,在版画摊点前排队收集“红戳”,显然对这一亲子或者家庭日活动期待已久。而这两种不同气质群体的活动,在同一建筑物内并行不悖地运行着。
这种杂糅感,在国家博物馆更明显。漫步在负一楼的“古代中国”基础陈列,既能看到围绕着导游聚集的研学团,又能瞥见席地而坐、抱着画板对着史前彩陶临摹线条的本地小学生。我置身于这样的平行时空,在鳞次栉比的国宝间穿行,有那么一瞬间,会滋生无处安放的局促感。还好,文物的魅力让人平静,只管盯着眼前的宝贝心无旁骛,心灵终究能暂时找到休憩之所。
随着文博热潮来临,大家对出门旅行有了新的认知和追求。就像北京人不怎么逛八达岭,武汉人有的从未去过黄鹤楼那样,传统意义上的景点仿佛都是忽悠外地游客的摆设。现在,见多识广的行者来到一个地方,会主动避开为游客量身定做的小吃街、步行街,而是走入市井,感受那种居家过日子的Local(本地)感。但是,千千万万个北漂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他们在这里挤地铁,购物、宴饮和消费,他们逛过的商场、吃过的馆子和轧过的马路,能不能构成Loacl的一小部分呢?旅行本质上是一种“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去到别人待腻了的地方看看”的活动,那么,千千万万个北漂待腻了的场景,能否构成旅行者们对异域的想象?
对于北京这座城市,我算不上本地人,但也肯定不是游客,那我又是什么呢?博物馆敞开怀抱,消解了我的身份认同难题。至少在这里,我不用刻意区分两者,或者两者彼此交融。在广博的精神盛宴中,我的割裂感被悉数吸收,世俗的纠结被治愈,任何情绪都能释怀。
博物馆,是介于旅游景点和日常生活之间的一种场所。它赋予每一位进入它的人以Tourist(旅行者)的身份,同时播撒出人文、历史、艺术的光晕,平等给予人们智识的增长和美的体验。
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
责编 谭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