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园子是锦州的一处地名,或许已有很多人将它遗忘,或许现在的年轻人也不曾知道是哪里,只有上了些年纪的人每每提到它表情都会有异样的感觉……

从地名上讲应该曾经是因戏园子而得名,的确是这样。
南戏园子位于现在的大凌里,具体是在七中加油站的西侧一带,南侧距离大坝有五十米吧,那时大坝下边原是个破烂市儿,周日的时候才有。东面是南市场,在现在饶二小学位置的旁边,那时还有个上闸板西开门说评书的老戏台子……
说起南戏园子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历史,那是1925年由艺人王建侯创办的,他早年唱过梆子,有戏箱两副,主要成员的有筱金玲、赵美庭、李连仲、白广洁(俗称白菜心)、金元宝等。因之前有葡萄红、张三乐等人曾经在锦州三宝街的席棚唱过几个月大戏,因此被称作大班,所以当地人习惯称南戏园子为二班,建班不久王建侯接义子明月珠到班上唱戏三个月,另一个男旦碧月珠也搭过班。
1931年,王建侯将戏箱交给了外甥张金祥,张金祥不久就带着这个班儿去了大连,之后南戏园子由楼东刘兴舟出面组建,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称三合小共和班,其中有评剧艺人菊氏姐妹,菊艳霜、菊艳茹、菊艳玲、麻子红、金豆子、赵美庭等。
1941年后,由唐鹤年、菊桂笙、筱月影等相继加入,使该班儿成为以演出评剧为主的戏班,其中还有几位戏母子,就是能说戏也能演戏的,后来又有筱桂花、筱摩登、李继忠、筱俊亭、花淑兰等来此搭班儿,使该班儿成为当时辽西一带影响最大的评剧班社之一。

1952年6月转为锦州评剧院。南戏园子在当时是唯一一处原木制作的戏楼,在那个年代评剧特别盛行,所以这里是评剧角们的天下,最早叫静安大戏院,后又称作南大牌子、群艺、儿童电影院、二轻文化宫等。

在南戏园子的西侧南城门外有个骆驼胡同,胡同里面有个骆驼店,也就是大车店,当时锦州与北方的朝阳、义县、内蒙联系主要靠马匹和骆驼,因经济的发展需要靠它们来运输,而那时的锦州城内不允许骆驼进城,因此就住在城外的骆驼店,这就意味着来往的人多而且还杂,还需要逗留,而周边的配套设施是非常完善,在黑马大厦那儿原来有个澡堂子。前面是个皮影剧社,也是小热闹街,这条街区有个大庙叫祖师庙,解放后拆除了作为饶三小学。

南京路过去叫南关大街非常的热闹,是集吃喝玩乐的杂八地。
还有个特色,就是提到南戏园子人们总会有种别样的成分在里边儿,因这曾经是著名的花街柳巷窑子街儿(就是妓院),这里是鱼龙混杂的勾栏之地,被称为是冒险家的乐园,是久居边外少数民族的理想驻地。想不到看似宁静的大凌里原来还有这般历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