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多好啊,可以不管不顾的想到就出发。可以放任追逐着自己的心,去看喜欢的风景,去见喜欢的人。
一旦上了年纪,心里的牵挂太多,做事总会思前想后,曾经的孤勇与任性,被岁月打磨的看似沉稳,却是没有了旅行的勇气。
比如我,一个曾经敢一个人背着包独自穿越无人区的行者,一个人敢在川西的深山里露营的独行侠,一个将旅行称之为人生目标的理想主义者,到如今才刚刚过了50岁,就变得懒散起来。背囊放在地下室,装备几乎都快生锈,几番试图再次背起行李,启程去喜欢的远方,却又总被自己的犹豫打败。
人老了,心气就淡了。旅行是需要心情的,更需要向往。
记得前几年,去不了远方的日子,我会选择去京津徒步。
我所在的廊坊真的是个好地方,离京津都很近,坐高铁二十分钟便可到达。我会趁着闲暇,背上个简单的包,带上几瓶水和面包,买张高铁票,去京津闲玩。
也许就是为了浪费一天的时间吧。在京城,我曾经从水立方一直走回了南站,也曾经绕着胡同,从平安里找到了老舍先生笔下的小羊圈胡同,从书里看到一个有趣的地名,便会去找到他。
天津更是去了许多次。我在天津做过让媳妇称之为无聊的事,便是沿着海河去数大桥。海河上的大桥各有各样,造型美的令人叹服。
天津的五大道要秋天去。梧桐的叶子在秋风雨打中成了金色,各色的小楼掩映在一片金黄色的斑驳树影里,透出历史的沧桑。
京城的秋也是好的令人惊艳。戒台寺里的两株千年银杏树,在秋雨淋淋的季节,叶子变得明艳,阳光洒在金黄的树叶上,赤墙金瓦,古朴里更有一种冷漠的拒人千里的孤寂。
春风起的时节,我会背起行囊去一个喜欢的远方。这个地方一定曾经出现在我看过的书里,我要去远方找到著书立传那个人的家乡与往事。
我总是希望着能够让日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来慢慢地走下去。旅行是属于自己的光阴。一个人背着行李,坐着火车,离开爱人和孩子,离开廊坊和家乡,去千里之外的陌生的城市,过几天独居的闲散时光。
从年轻时的无所畏惧,到人至中年的沉稳,我的旅行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不再去冒险,因为家里的爱人总会为我担心,我不想让她在深夜里因为担心而难以安眠。我会去喜欢的城市,寻一家干净的青旅住下来,我会每天准时给爱人打个电话,简单的告诉她平安无事。
我会坐着公交车,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毫无目的的四处游荡,我希望着能够在几天的时间里看清这个城市的历史脉络和曾经有过的往事与传承。
安静的如同自己消失了一般,无声无息的来打开一座城市。而那个令我心动前来的地方,一定会在一个恰当的时间,带着好心情前往。
去镇江于我来讲,或许是喜欢诗词的朋友都会有的心境,那就是为了去北固山,登上北固亭,临江而立,心中诵起辛氏那阙《北固亭怀古》,黯然无语间,千古风流人物如在面前,眼见着大江东去奔涌不息,感叹人间风物如此,悻悻然,长叹一声,稼轩何处?
去眉州能看什么呢?值得我奔赴千里,翻山越海的前往?我总是喜欢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或是喜欢的人,哪怕是隔了万水千山,也会背着行囊,奔赴而去。去眉州自然是为了东坡。
自小读书,便喜欢东坡,人至中年,更加觉得东坡的旷达与放逸如此珍贵。于是便想着去看一看东坡,去他的家乡寻觅苏子的故事。
舟车劳顿又如何呢?坐在三苏祠里,竹林深处,似乎看到了一个肥胖的中年男人,一脸憨笑的朝着我走来。
风起,先生的衣巾随风飞舞, 舞起了千年的文脉,更舞起了文人心底的自在与随心。
现在过了50岁,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心变得冷了许多,出门旅行的愿望也淡了许多。
总是给自己找出无数的理由,来让自己放下曾经背起无数次的行囊。
身体大不如从前,这也许是不再愿意远行的原因吧。前几天还没有入冬,北方正是红叶遍地的季节。李姐拉着我要去看红叶。本来坡峰岭的红叶更盛。只是我担心许久没有爬山的自己会累,就陪着李姐去了舞彩浅山。
这是一处只有百十米的小山,步道也很平缓。如此的一个小山,竟然也让我感觉出累来。想起当年去夜爬泰山,从红门一直爬到南天门,虽然累,却并没有感觉到疲惫。舞彩浅山爬下来,不仅是累,更多的是无力感和疲惫。
这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这也是我犹豫着难以出门旅行的原因。身体累了,便会变得懒,怕这个,又怕那个,于是旅行的心越发的淡。
另一个原因便是走的地方多了,见的风景多了,便会生出千篇一律的感觉。一样的街头,一样的新建的步行街和所谓的古镇,看的多了,便没有了热情。要说步行街,有几个能胜过京城的南锣古巷。南锣我去了不下十次。古街古巷,有几个能比得了南锣四周的小巷子?
天津的意风区和五大道上的小洋楼更是别具一格,有哪里的建筑能够有它们出彩出片出格调呢?这几个地方,我又是走过许多次。
人过中年,只想着能够去一个真心喜欢的地方。只是走的地方多了,能够让自己动心的去处少了太多。
山水就在那里,去与不去,自在心中。
慢慢地从博物馆开始我的中年以后的旅行吧。好在京津两地有许多的博物馆,趁着身体尚好,就去博物馆,探求历史与传承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