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湖好像要变了
作者 昇夫 字数 1011
如果有人问我,十余年来,你对惠州最大的依恋、好感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红花湖,因为它是惠州城区最后一块净土。
我来惠州的时间,与红花湖的开发,基本上是一致的。意思是说,我还记得第一次见红花湖的样子。之后建挂榜阁也挺好,使市内眺望城市和远方添了一个佳处。早先,红花湖大坝临湖这边,有宽宽的矮堤墙,人可以躺在上面,听湖水呢喃,仰看夜空,寻找廖星。如今改修成护栏,不能再躺了。尤其是近年,红花湖增添开发了越来越多的“便民设施”及游乐场所。可是,我越来越感到,红花湖的自然清静,正一点点地远去。
“大寒”这天,阳光甚好。我又来到红花湖,梅花大致谢了。我在老地方坐下。吃了几个马蹄,晒着太阳,这样的时光无比舒适和珍贵。湖水有点暗黄,这使我第一次感觉红花湖像是一方水塘——接近冬天的鱼塘。挽霞亭边的几棵水杉黄了。水位浅了不少。
我起身想到桃坡下的水边走一走。刚走过桃坡上的那座墓,发现湖的前方,斜对面的“小岛”不一样了。不仅露出了“有史以来”很大的一块陆地,而且,在那里栽了很多棵树。
“坏了,小岛上的墓?会不会被移走、破坏?”这是我的第一反应。
随即上来,往小岛骑去。很快,我来到小岛。
在小岛原来的空地,以及新露出的地方,种了一棵棵手腕粗细的树,应该也是水杉。这种树,能在水中生长,到了丰水期,也是不怕淹浸的。
第一眼粗看去,那墓的前边湖地有被挖的痕迹,“墓是不是被移走或破坏了?”
我穿过这片林子,径直走向那墓的正面。
还好,“墓”还在。墓碑,墓围前的护岭残迹,都还是原来那样。显然,种树的人不仅知道墓的存在,而且是有考虑的,至少没有破坏。
这样一来,对墓并没有什么影响,倒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我放心下来。
不过,原来这个小岛上,主要就一棵树。远看,成为特别的风景。简约,甚至可以用唯美来形容。
现在好了,有志人士及红花湖管理方,可惜浪费了地,把它种上树。种上树后的小岛,也就失去了原来的美。我不知道有关人士是怎么考虑的?我只能说,比我聪明。
还有,新开了码头,可以乘游船游湖观景啦。很好,红花湖真正成为西湖的一部分,与闹市融为一体。湖上泛舟,千帆竞发,佳绩创收,指日可待。
可我想说,真是狗屁倒灶啊!
红花湖是要变了吗?邻家有女初长成,要嫁人啦。我不由想起贾宝玉骂春燕娘的话:老了老了,竟变成鱼眼睛了。
是啊,人是会变的。有的变好,可有的却越变越坏。
或许,变化才是事物的常态。我对诸如此类的变化不能适应,想必是我的问题。唉,没办法,谁叫我不能附和与苟同呢。
“小岛”之前的样子(2024.4.27)
“小岛”之前的样子(2024.10.4)
图片除注明外,实拍于2025.1.2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