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晚报】
老街
汉江
傥骆古道
上世纪70年代的洋县
汉江在秦岭和大巴山夹出的汉中平原上,一路摇曳生姿、风情万种,在平原东端快收口的地方,忍不住又扭了一下腰,就一头扎进两座大山里去了。在这一扭的外侧,也就是江道的北岸,洋县慵懒地铺陈开来。
说慵懒,是我在洋县待了一天之后的感受,尤其是老街。从我住的酒店出发,道路呈放射状,沿着其中的一条走下去,就到了老街。之所以认定是老街,一是这街窄,我估量了一下,不到五米,恐怕连以前的马车、四人抬的轿子进来也得小心着走。二是两侧的房子低矮、破旧,黑瓦褐墙,暗红的一扇一扇的门板,白天卸下来就敞开了店门,夜里装上去就是一堵墙,好多老房子的墙砖已经剥落,露出里层横竖的土坯。我进到一间废弃的房里,感叹以前的工艺是真好,房顶不见一点破碎,瓦密密地整齐排列着——问了街道里的老者,这房子已有上百年了,神奇的是在瓦的下面,还有一层网格状的竹编物,用于兜泥固瓦。而在秦岭以北的关中、晋南、豫西北,是用芦苇编成的席子,起到类似的功效——芦苇易朽,所以三十年以上的瓦房,顶上大多都会漏雨。三是店铺里卖的东西,多是现在街面少见的老物件:铁制品、竹制品、棉织品,还有酿酒坊,店里面挤三两个偌大的蒸锅,两个工人赤着上身,一瓢一瓢地往出舀半发酵的玉米,就摊晒在店门前。
老街是有门牌的,写作“西街××号”,一个一个很整齐地排序。有西街肯定有东街,我以为是两条街,其实是一条街,穿过一个十字路口,门牌忽然就换成了“东街××号”。这个分界点,有什么地标建筑吗?我回头在十字路口找,什么也没有。
洋县,以“朱鹮之乡”闻名。当然去看了朱鹮,白羽红翅,细喙高脚,颜色比仙鹤多了一抹亮色,又比孔雀少了几分艳俗,体态优美典雅,行动端庄大方,是飞禽界的大家闺秀。据说1981年最初发现的时候,只有7只,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有七千多只了。朱鹮保护区拉着一张巨大的网,围了一大片林木和山地。我沿着这张网走了一圈,总有三千多步。高低错落的几个水塘里,上千只朱鹮在觅食、栖息、踱步、发呆,偶有一只展开翅膀飞翔,如同飘起一团粉红的祥云,惊起一片赞叹。
朱鹮是“秦岭四宝”之一,还看了其它三宝,多少有点失望:金丝猴有六只,颜色漂亮,懒洋洋地趴着,听见游客的喊声也只是翻一下眼皮。羚牛有三头,也是懒洋洋地趴着,听见喊声连眼皮也不翻。大熊猫只看到一只,在空调房里懒洋洋地踱步,时不时溜到大澡盆里泡一下,可能它会在心里冷笑:外面天气这么热,闹哄哄的人这么多,待在空调房里不好吗?
华阳古镇是秦岭南麓唯一名为“华阳”的所在。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所以华山的北侧山脚下有个县就叫“华阴”,但“华阳”的这个“华”应该不是“华山”,毕竟两地相距太远。古镇究其历史,因傥骆古道而兴。傥骆古道南起汉中洋县的傥水河口,北至西安周至的西骆峪,全长约五百里,是沟通秦岭南北七条古道中最快捷也是最险峻的一条,从西安飞往汉中的航线,就是沿着傥骆道飞行的。华阳是古道上的一处驿站,也是一个军事要冲,保存有一条明清建筑的老街,六百多米长。我看了,都被开发成饭店和民宿,但过于商业化。但这里风景是真的好,古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放眼望去,像是置身于绿色的海洋,而古镇形似一艘小船,两侧流水清冽,快乐了孩子们,笑语欢声,充塞了整条河道。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跻身中国古代“江淮河汉”四大水系。流经汉中平原的汉江是其上游,所经过的区域林木茂密、绝少污染,所以这一江流水清澈明亮,使你一见就有了亲近的冲动。我就忍不住下到水里,当然也只敢在岸边的浅水区,因为汉江真的是广阔呀,三千年前的樵夫不敢游过去,我更不敢。而他心仪的“游女”,查了资料,应该是我前两天看到的一尊雕塑“汉水女神”,十几米高,守候在汉中城的汉江畔:玉立琼姿,体态婀娜,左手前倾捧珠,身后裙裾飘飞,气质高贵,凝神远眺。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是莽苍的秦岭,是秦岭北麓风华绝代的长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