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凌晨 西安报道
《赳赳大秦》门票售罄、兵马俑门票已售罄、秦陵博物院春节部分门票已售罄……伴随着元宵节结束,老牌网红城市西安毫无意外的再次登上热搜。
《2025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显示,陕西多个城市在全国春节旅游热门目的地排名中表现突出,其中西安在亲子游、年味目的地和租车目的地等多个榜单中名列前茅。
不同于以往的是,今年“China Travel”的持续走红,为陕西带来了更多外籍游客。从外籍游客消费数据来看,庙会、灯会和传统民俗表演等非遗项目活动收获追捧。
值得一提的是,在诸多旅游话题中,包括赳赳大秦、冰火长恨歌等演艺节目屡屡登上社交平台热搜。从吸金能力来看,演艺节目似乎正在成为景区盈利“神器”。
入境游订单增长超121%
得益于签证便利化、免签朋友圈扩容、“240入境新政”施行等跨境游政策利好,外籍游客成为重要增量。
春节期间,陕西入境游市场持续升温。陕西边检总站数据显示,春节假期,西安口岸出入境旅客预计超4.7万人次,日均客流量增长84%。出入境客运航班约330架次,日均航班量增加了91%。
“春节期间,我们招聘了大量的兼职外语导游,来承接入境订单。去年年中的时候,我们已经感觉到西安外籍游客明显增多,后半年我们又找了国外的华人企业合作,寻求更多入境游订单。所以春节期间格外忙碌,叠加小长假,兼职价格也水涨船高。”西安市旅行社代理王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非遗项目为陕西文旅市场带来新增量。官方消息称,西安围绕“非遗年俗”“美食购物”“灯会演艺”“文博研学”“旅游休闲”“文化惠民”等类型,策划推出六大类173项活动,为发掘展示具有西安特色的非遗和年俗文化。
其中西安城墙灯会、华清宫非遗展演等吸引游客超791万人次,非遗项目门票收入同比增长7倍。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入境游增长的重要背景是政策端利好。‘240入境新政’为外籍游客提供了更多本地停留时间。同时陕西省、西安市系列的惠民政策进一步刺激旅游消费。”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全省重点监测的51个重点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791.3万人次,同比增长3.11%;旅游经营收入达到44632.56万元,同比增长6.26%。接待省外游客1017万人次,同比增长1%,过夜游客人均停留天数3.01天,同比增长14%。
在张燕看来,非遗是“一带一路”发展,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成果。在非遗表演中,不仅有陕西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还有异域文化的身影。对于部分外籍游客来说,既有全新的旅游体验,也有文化认同与亲和力。
演艺节目票价“节节高”
被誉为文旅企业的“现金牛”,演艺项目也为西安文旅市场贡献了切切实实的新增量。
陕西省文物局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长恨歌》所在的华清宫景区接待游客约18.68万人次。
《长恨歌》门票常年处于228元—988元不等。据陕西旅游2023年年报,《长恨歌》仅半年便贡献了1.92亿元利润,平均单月利润超3200万元。而春节期间,《长恨歌》单日最高收入达384.82万元,创历史新高。
与《长恨歌》类似,多个实景演艺项目近两年在西安遍地开花。
据浐灞国际港消息,大型演艺秀《西安千古情》在1月31日至2月2日连续三天单日上演18场,创下西安大型旅游演艺单日演出场次、游客接待量新高。
猫眼票务显示,2025年2月12日,西安千古情票价分为278元、328元、348元、580元四档。春节期间,该演艺节目游客接待和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5%。
《赳赳大秦》是最新落地的演艺项目。该项目门票在200-700元之间。自春节到元宵节期间,一票难求,各大票务平台时常处于售罄状态。
此外,《驼铃传奇》接待游客同比增长8.02%,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5.16%;《复活的军团》接待游客和综合收入均同比增长10.2%。
整体来看,春节期间,陕西演出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总场次达2439场,《赳赳大秦》《长恨歌》等剧目上座率超99%。
张燕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演艺是近两年西安旅游市场的特色优势。以《长恨歌》《赳赳大秦》等项目营收来看,演艺创造的经济效益已经超过传统景区门票经济。一方面演艺项目自身宣传和推广带来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很适合做演艺项目的制作与孵化。”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