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
秦汉时期,属闽中郡及扬州会稽郡东冶县。这里红色文化记忆浓郁,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是闽人之源、闽学之源、闽师之源、闽江之源和客家祖地。
一起来看三明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12大最美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1 三明市清流县赖坊乡赖安村
又称为赖坊村,归属赖坊乡政府所在地,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
赖坊村位于距清流县城58公里的大山深处,据《赖氏祖谱》记载,该村始建于北宋咸淳二年即公元1022年,作为一个以客家人为主体的村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该村拥有四十多座建于明、清时代的古民居,散落在大山深处,被誉为村落建筑的“活化石”。
保留下来的整个村落原始布局完整,延续以真武街、楼房下街、镇安门街为骨干,以众多里巷小弄为支脉的街坊布局。
沿着村落的里巷小弄,分布着四十多幢座明、清时期的古民居,面积近二万五千平方米,其中以赖氏祖庙、彩映庚、翰林第、大夫第等为代表。
2 三明市大田县济阳乡济阳村
济阳村,位于大田县。是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900多年前,济阳的族人内迁到济阳古盘地,就注定了济阳的繁衍与生息。从安徽到江西,再到德化,一路走来。独特的人脉传承已经根深蒂固,如同留存在村庄里的古老树木,每一根枝桠都藏着历史与传承。如今,济阳现存的祖厝、古庙宇、古树、古道、古桥、古堡,修缮一新,古风悠悠。
![福建三明12大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秀丽山水风光不可错过](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9029c387caff4ea297c884e747c7066b~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40073364&x-signature=GCnrOeamXcEnVzyEHuvNv1kRy4Y%3D)
济阳的古街,建于民国年间,是近代以来闽西北、闽中、闽南地区重要物资集散中转地之一,至今仍然在使用。人们还生活在那里。熟悉的木板房,熟悉的背影,熟悉的吵闹声音,熟悉的咳嗽,就是慢慢被人们遗忘的缝纫机声音,在济阳古街听起来依然顺耳。
3 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上坪村
上坪村位于建宁县溪源乡,是福建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
走进上坪村,行走在幽静小巷平滑的石板路上,浮躁的心为之一静,平和而淡定起来。徜徉在浓浓的古村文化的气息中,就如走进一幅历史的画卷。它的传说,它的古建,甚至它的落寞,都为这个历史文化名村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
如果没有身临其境,是很难想象在现代纷繁嘈杂的尘世,会有一片保存得如此完好、又如此恬静的古村落。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上坪村,依山傍水,群山环抱。至今完好地保留有杨氏家庙、杨氏社主庙、杨家学堂等古建筑26幢,最早建于宋代后期,大多为清代建筑。
![福建三明12大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秀丽山水风光不可错过](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dd4c20a37f7b4840a5409662943b6d52~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40073364&x-signature=%2BUeuCZQUxSqTRj6tfTw5eohXr44%3D)
有古驿道从村中穿过,在明、清两朝,上坪村是闽赣省界驿站,商贾云集,繁盛一时。村中古迹颇多,不同年代的古建筑却不约而同的体现出亦儒亦官亦商的文化品位。村里两腰玉带(两条小溪)环绕,小桥流水、曲巷通幽、山清水秀。
4 三明市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地处将乐、泰宁两县交界处,一个已有近千年历史的山水间古村落,有着许多未被人知的美好记忆。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
自梁姓始祖于北宋年间开基至今,如今的村民多姓梁,村民却又有侗族、苗族和汉族。一个记忆深刻的聚居之地,却又有着格外丰厚的海纳百川之记忆。
这是一个田园诗画般的村落,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闽西北客家风格,在这个村落,尤其记忆明显。整个村庄被群山环抱,尚有祠堂、庙宇、民居、谷仓、古桥等遗存并还在使用。
在这个山间宁静的村落,村民的住宅和谷仓是分开而建,住房依山而建,或用石头垒出地基,或用木头支撑呈吊脚楼。全村按谷仓区、居住区、私塾区、家庙区、风水廊桥区和道庵区布局。用鹅卵石铺就小路和石板搭成台阶将各区串联,整个山村就好像挂在山坡。
进入良地村,要走过水尾木廊桥,一座百年老桥,横跨良地溪,廊桥中集中建有六个神龛,一个集灵宫,供奉如来、真武帝、妈祖、许真人、萧公尊王、本坊土地福德神,在福建地区十分罕见。
少有人知的是,良地古建筑群属明清宅第民居类建筑,主要由文武庙、梁氏宗祠、绪延厝、月山公屋、冠群谷仓和水尾木廊桥等六处保存完好的乡土建筑组成,保存至今的古建筑达23座。
曲折的石板路、斑驳的城墙、精美的雕刻……在建筑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痕迹,阳光下聊天的老人,村头嬉闹的孩童……村民生活的场景与古老建筑相衬。
良地古建筑群,既是良地这一山地古村落景观建筑的核心组成与精华所在,也是闽西北客家乡土建筑的完美展现。
这个被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良地村,一栋栋古民居依山而建,清幽宁静的韵味,如若有闲暇,尤其值得一来寻访。
5 三明市明溪县胡坊镇肖家山村
![福建三明12大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秀丽山水风光不可错过](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f1a3dacca591494e8090456f27afd05b~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40073364&x-signature=N2fHvQypUd5%2FiXE2tHRNEeIaFGY%3D)
肖家山村,是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获评福建省四星级旅游村,是三明城市周边的“野性公园”和“森林氧吧”。徜徉肖家山村山水间,游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福建三明12大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秀丽山水风光不可错过](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582ab6f30c7a48e480f52d46c6458ccf~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40073364&x-signature=nskzgyFB%2FwIHGlZqLfV8tOQ2HGY%3D)
肖家山历经千年历史,不仅保留大片的原始森林,而且可见参天古木、瀑布景观。村内还保存有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游客可以闲庭信步于这的古驿道,欣赏古朴典雅的古廊桥、古门楼。
![福建三明12大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秀丽山水风光不可错过](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0ca1fcc4fa0d44c0af13574be6b81bf2~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40073364&x-signature=7mied%2Bbmgr%2FoPMfkBHlFzHC%2B%2FL4%3D)
此外,肖家山还流传着八仙下棋、连理树送郎赶考、画师神笔镇邪妖、太平军进驻山寨等民间故事和传说,传承着“胖胖舞”民俗和编织草席、土布等传统工艺,并保留红军驻地旧址群落、红军井、警戒战壕等红色遗迹。
6 三明市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
御帘村位于福建省明溪县夏阳乡,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这里居住着历史名人理学先贤张载的后裔子孙700多人。原名“渔林村”,宋端宗赐“渔林”为“御帘”。
![福建三明12大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秀丽山水风光不可错过](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4288c3d5aff34cf7a93911baf9736a29~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40073364&x-signature=lXQxkUmdzZH0N2lb2ctEKzo06vQ%3D)
御帘村至今还保存着廊桥、古道、古井、宗祠、古民居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走进村落,可见处处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原始村貌,民居建筑多沿溪而建,古朴村舍井然又有序,绿水绕人家,有着美好宁静的山水人家风光。
![福建三明12大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秀丽山水风光不可错过](https://p26-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6e93218fdc3444d7b10ba7beca06d605~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40073364&x-signature=liI69M8LZpiRqqcLo1Myl%2FxDZaQ%3D)
行走期间,藏于村中的每一座古宅、每一个习俗、每一句俚语,或许能让大家感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遗风。
![福建三明12大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秀丽山水风光不可错过](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d35099256b9e44048824e6c0f0ea5fff~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40073364&x-signature=l0tpLlT7sjXrKWX30bNr8xQH2lk%3D)
村落里的南屏书院值得寻访,在南屏寨中建有一楼阁,上为关帝阁,阁下有楼,中庭祭祀祖先,称为南屏祠。里面设书屋,供学子寄宿读书,因此又称南屏书院。至今仍完整保存有当时高中者的捷报牌。
![福建三明12大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秀丽山水风光不可错过](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2587d36bb4ae4470b6c8d221c0678ed4~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40073364&x-signature=wyJu0db3jct%2FCDnxkEjSPNsx9Lk%3D)
此外,村落红色记忆浓郁。红军东方军入闽作战时,1933—1934年期间,司令彭德怀、政委滕代远、杨尚昆等率领东方军曾二次驻扎御帘,其司令部就在张家大祖屋。这两处司令部后来成为了有名的东方军司令部,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依然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是一处闻名的旅游胜地。
7 尤溪台溪乡盖竹村
藏在尤溪深山里的盖竹茂荆堂,又称茂荆堡。坐落于尤溪县盖竹村,据传茂荆堂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历时十余载方成。现为盖竹村部分陈姓村民之祖宅。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
茂荆堡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房间总数达108间,依山就势,有防御、住宅、祭祀三大功能,土堡内还设密室和逃生通道。
茂荆堡早在清朝就已经颇具规模。当年,土堡主人陈志超是远近闻名的医生,经营药材生意。他选中一块陡峭的山坡地,开山建堡,耗费4万多大洋,历时3年,后来又用了10多年时间不断扩建和完善才形成今天的规模。
8 尤溪台溪乡书京村
书京村,旧属尤溪二十五都,取书山、京岭两个自然村首字而得名。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
村居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风格古朴,犹如世外桃源般美好。
村落保存有许多古建筑, 现存的光裕堡、瑞庆堡 已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 , 还有文保点聚庆堂、时思堂、槐茂堂、聚星堂等。
9 尤溪西滨镇厚丰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古民居众多,其中郑氏大厝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为国家文保。
郑氏大厝,位于福建三明尤溪西滨镇厚丰村玉井坊,距离尤溪县城50公里,是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清代乾隆贡生郑孔时历时十多年建成。所以又称孔时公大厝。
郑氏大厝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由正厝,横厝,壁舍,厢房构成,共有108个房间,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有4个书斋、4个钱库、4个粮仓、2间武库……建筑功能十分齐备。
10 尤溪新阳镇双鲤村
三明尤溪县的双鲤村是一个山青水秀、风景宜人的村庄,始于宋朝,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因村里的溪流中有两块形似鲤鱼的巨石而得名。2012年双鲤村入选为全国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村口一块印有“公馆峡”大字的巨石伫立眼前,当地所说的“公馆”,便是卢公馆。卢公馆为民国时期福建军阀卢兴邦旧居。卢兴邦笃信风水,他之所以选中双鲤村,便是看中了此地之风水:屋前是一片数十亩的稻田,稻田有溪水流过,屋后是小山丘,依山傍水,视野开阔。
卢兴邦曾在公馆峡建了四座私宅,分别取名为同仁堂、敦仁堂、安仁堂、崇仁堂,配套有兵营及炮楼等,规模之大,可以称得上是闽山之中的王宫。现仅存敦仁堂和同仁堂。敦仁堂规模最大,建于1926年,共有房屋99间,被卢兴邦当作开基祖宅。而我们所说的“卢公馆”,也就是指敦仁堂。
11 尤溪洋中镇桂峰村
桂峰古村,依山层叠而建,犹如深山里的布达拉宫。这里还是“宋四家”之一的蔡襄后人聚居的地方。
![福建三明12大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秀丽山水风光不可错过](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a567e96b470f45ab8a3c6d77a03a4685~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40073364&x-signature=nqY0eWruYUY6uylbeo2MosMSerE%3D)
层层叠叠的气势,再加上错落有致的布局,看上去整个村子的建筑像是连在一起的,远远望去好似深山里的布达拉宫。
![福建三明12大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秀丽山水风光不可错过](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90a02f6a3b264b99913874bdc983576a~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40073364&x-signature=wHldXSb3OVlrMMBvnla9OCsRprU%3D)
现存明清时代古建筑39座,保护面积13公倾,古民居面积2.6万平方米,是福建省为数不多的古建筑村落之一。桂峰村海拔599米,为半高山谷地。四周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历史上曾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
村口石印桥,它始建于明万历32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之所以叫做“石印桥”,是因为桥的下面有一方巨石如印而得名。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茶学家蔡襄,其九世之孙蔡长在760多年前来此肇基。南宋中后期,蔡长承祖训避世筑居、耕读传家,便选择桂峰成为他的落脚之地,初定村名为“岭头”。至元代初年,桂峰其它族姓或外迁或消失。而蔡氏子孙却繁衍很快,生产力也有所发展。开始大规模开荒造田,建设村庄,铺设石路,广种桂花,遂改村名为“桂岭”。明中叶,蔡姓成为方圆百里内的名门望族。所以,外人开始称桂岭为“蔡岭”或“蔡岭头”,正名为“桂峰”。
![福建三明12大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秀丽山水风光不可错过](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fbfef16d12ac4c31b61efce8f7e6981a~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40073364&x-signature=cLto9ZetoCSb86D1sWywz2NwK0Y%3D)
蔡氏宗祠位于石印桥上游。系清康熙八年已酉(1669),蔡茂相(名云鹤)高中进士后,第三年为首主持兴建的。据桂峰《蔡氏族谱》记载:当时正值盛世,也是蔡氏家族鼎盛时期,“一时拨币兴工,备极辉煌冠冕”。从此,它成为蔡氏族姓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福建三明12大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秀丽山水风光不可错过](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638748c5d5ff45b68293ff064f0dea5d~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40073364&x-signature=DjhCZ%2BUsNgU2gP%2BCPHTx%2B3mUTJ4%3D)
桂峰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路皆石,曲巷通幽。因为桂峰地势崎岖,各座建筑之间的距离相对窄小,故而要用大量的石材构筑护坡。
12 三明市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第5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位于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明清古建筑群,以民居为主,其中保存戴氏宗祠、严氏宗祠等较为完整的建筑有20余处。
![福建三明12大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秀丽山水风光不可错过](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0159859a1d9d44bb88f4b245789d6888~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40073364&x-signature=pCwktVkivhW2Of3qlb0Tbc1RJU0%3D)
古民居多为前后一至二进合院式,依山而建,层层递高;主厅后部太师壁前设立神龛或神橱,民居的后部多建有半圆形的花胎,是闽西北客家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下大源村村尾的戴氏官厅,始建于明后期,是大源村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大源村的庙宇建筑主要为水尾建筑。
由于村落由上、下两村组成,历史上就形成了两个水尾建筑组群,即上大源村的南溪庙、文昌阁、三圣庙组群,以及下大源村的隆兴庙、永安殿、奎星阁组群等。青砖黑瓦中,木结构的古建筑群与山林之景相互映衬,景致优美,别有韵味。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古村古镇文化公益传播用途,如有涉及明显独创性摄影作品等存在侵犯著作权的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