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色”的国家会有人想去玩吗?
如果这个国家不仅“好色”,而且因为骗子太多以至于受害者都不够用了,那么这个国家还会有未来吗?
可能有的朋友就会说了,这么惨的一个国家谁爱去谁去,一听就是即将灭亡的国家,究竟存在不存在都不一定。
但事实上,这样的国家不仅存在,而且还被国际相关组织评价为了最佳旅游胜地。
这个相关国际组织是怎么回事,把一个十分“好色”,充满了骗子的国家评为旅游胜地。
但如果大家真的去这个地方实地旅游一番的话,肯定会恍然大悟。
你这还真是“好色”啊。
“挨揍历史”第一章,开局就是巅峰赛
非洲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几十万年前,就有原始人类在非洲大陆上繁衍生息,他们的足迹遍布了整个非洲大陆,其中就有一支到了非洲最北端在这里定居。
这里便是摩洛哥。
但摩洛哥的历史说起来那真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因为实在是太惨了,好歹也两千多年的历史,愣是没有独立自主过几年,这谁看了谁都觉得惊奇。
早在公元前3世纪,毛里塔尼亚王国便统治了摩洛哥,这也不算侵略,因为摩洛哥之前的发展是属于无序的“部落模式”,十几个大大小小的部落分布在摩洛哥各地,大家忙时发展农业,实际上也没什么好发展的,往地里撒一把种子浇浇水,能不能长出来东西那就看天意了,运气好了今年饿不死了,运气不好可能今年就是最后一年了。
闲的时候大家就打架,没错,当时摩洛哥的冲突规模都不能用战争来形容,只能是打架,战利品很有可能就是几件衣服、几把铁刀,运气好的能抢个老婆,这就是部落日常的全部内容了。
在这种情况下,率先发展了的毛里塔尼亚前来,真不能用侵略来形容,因为根本没什么好侵略的,而且人家也不杀你原始部落的人,教给正确的开地、种植知识,这行为简直堪比扶贫了。
到了公元一世纪,摩洛哥才遇到了正式的一场侵略,没想到这第一场开局就是巅峰赛,因为前来的对手是罗马帝国,而且此时的罗马皇帝还是卡利古拉。
卡利古拉是罗马第一次由军队拥立起来的皇帝,他登基后自然是大力回报军方,而最好的回报方式当然就是战争了。
但好在罗马之前的底子也容得他去发动战争,但到了卡利古拉执政后期,他突然得了精神病。
这不是在贬低他、骂他,而是他真的患上了精神方面的疾病,整个人喜怒无常,经常元老议会时提出一个方案,然后有元老附和这个方案,卡利古拉在大笑之后便突然一拍桌子翻了脸:谁让你这么说的,你想干什么!
然后将这个元老处死。
对外他则更是暴虐,不仅发动战争,而且但凡有敢反抗的地区,那就是“破城之日,家家尽悬罗马刀”。
公元40年,毛里塔尼亚被罗马占据,成了其一个行省,摩洛哥也成了罗马治下的一个小城。
大家或许会容忍一个昏君、甚至会容忍一个暴君,但是没人会容忍一个精神病,到了公元41年,卡利古拉就被亲手把他推上帝位的禁卫军集团给乱刀砍死了,罗马的统治也趋于稳定。
但盛极而衰、合久必分,这是历史上哪个王朝都跳不出的定律,外国的王朝也不例外。
从公元2世纪开始,罗马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后来更是发生了近卫军拍卖皇位的离谱事件。
罗马彻底分裂后,摩洛哥也进入了长期的自治阶段,一直到他的下一个侵略者前来。
生出了一个小国家
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的一支后裔汪达尔人来到了北非,他们并不是专门来占据摩洛哥的,而是来占据整个北非的。
这些人虽然占据了土地,建立了汪达尔国,但他们的行事作风真的不像是一个国家,反而像是一群战山为王的土匪,平时最爱的集体活动就是出去抢劫,包括但不限于抢了迦太基、抢了突尼斯、抢了罗马,他们还有一支海盗船队,在地中海中横行无忌,干着打家劫舍的勾当。
摩洛哥的原住民们在这群土匪的治下生活了几年之后,就发现生活不下去了,哪有往断根上收税的,这明明是不要我们活了啊。
于是摩洛哥的原住民们发起了几次起义,占据了几个城市,和汪达尔人们坚持对峙。
一直到了公元6世纪,拜占庭军队剿灭了这伙土匪,不说拜占庭军队的意图是什么,但此举真的堪称是“义举”啊,摩洛哥全境解放,再次进入了自治状态。
到了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来到了北非,在这里建立了阿拉伯国家。
但阿拉伯人其实也不是专门来针对摩洛哥的,也是意在整个北非,摩洛哥不过是顺手的事。
到了阿拉伯扩张时期,东起印度河、西到大西洋,全部都是阿拉伯帝国的版图,这也是我们历史上所说的“大食帝国”。
到了15世纪,欧洲的列强们开始进入北非,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等等国家,都先后占据过摩洛哥,但因为受阿拉伯文化长时间的统治,所以摩洛哥还是在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上都趋近于了阿拉伯,尤其是在民族上来说,此时的摩洛哥已经没有多少黑人了,几乎全都是白人。
以这种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为基础,阿拉伯人很快就又在摩洛哥建立了政权。
1666年,阿拉维王朝成立了,谢里夫便是阿拉维王朝的首任“苏丹”。
在这阿拉维王朝内,还诞生过一个“世界纪录”。
那就是谢里夫的儿子穆莱,阿拉维王朝的第二任苏丹。
他有什么世纪记录呢?
生孩子。
根据记载,他的后宫里有五百多名妃子,而且是各个种族、各个肤色都有,和他的后宫相比,哪怕是我们历史上的一些昏君都弱爆了。
他这五百多名妃子,一共给他生了525个儿子和342个女儿。
他一个人的孩子,足够组成一个小国家(梵蒂冈仅有801人,略逊于穆莱)。
虽然妃子这么多,但穆莱却并不是一个昏君,他在位期间极其重视中央集权,组建了一支完全由黑人组成的军队,并且用穆斯林的教义来控制他们。
有了这样一支体格出色并且悍不畏死还完全忠诚的军队,穆莱的统治可以说是稳如泰山,内部的造反、外来的殖民入侵,全都没能撼动穆莱的统治,甚至还收复了被西班牙人占据的马穆拉和被英国人占据的丹吉尔。
也正是在穆莱在位期间,摩洛哥才正式完全民族独立,以前动不动就来摩洛哥“零元购”的那些国家再也不敢冒犯,他也被摩洛哥人们称为“伟大的苏丹”。
但在穆莱死后,摩洛哥却是后继无人,三十年不到的时间内换了七个苏丹,混乱的局面令摩洛哥再次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在种种内忧外患治下,摩洛哥一直到了二战之后的殖民地解放运动方才再次正式独立,1956年阿拉维王朝成功复辟。
独立之后的摩洛哥,走上了一条另类的发展之路。
最会“搞颜色”的国家
摩洛哥的经济基础其实并不算太差,在三大产业之中,最薄弱的就是第一产业农业。
虽然种地种了两千多年,但摩洛哥的粮食依旧难以自给自足,需要进口粮食来填饱肚子。
但其自然资源却非常充足,有大量的磷酸盐矿,低廉的劳动力也让其的工业产品有不小的竞争力,尤其是汽车电池等行业,摩洛哥也是非常能打的。
可说到最有看点的,摩洛哥的支柱产业,却还是旅游业。
摩洛哥的自然景观非常美丽这就不用多说了,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给其带来的独特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但更有看点的还是其人文景观,一个非常“好色”的经典。
这里的颜色可不是什么奇怪的地方,而是人家真的在搞颜色。
像是摩洛哥的“红色之城”马拉喀什,整座城市都是由红色组成的。
红色的墙壁、红色的街道、红色的柱子、红色的门店…
只要到了马拉喀什,那么从城中心的大广场,到城市边缘的小木屋,没有一个建筑物不是红色的,这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红,让马拉喀什如同一块璀璨的红宝石一般耀眼。
再有如白色之城卡萨布兰卡。
这里的建筑物全部都是白色的,这个白色也是受到了摩洛哥民族宗教的影响,摩洛哥最大的一所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就在这里,寺内高耸的宣礼塔也是卡萨布兰卡的最高点,登高远眺的话,整个卡萨布兰卡都会被人尽收眼底,从城内的任何一个角落抬头,同样也能看见这座宣礼塔的塔尖。
这里也是浪漫的爱情电影《卡萨布兰卡》的拍摄地,得益于这部知名电影的宣传,卡萨布兰卡的旅游经济在整个摩洛哥都是名列前茅,很多公司都愿意在这里建设一个办公点,行走在卡萨布兰卡之中,高大的欧式建筑之间城市轨道列车轰鸣而过,那种古典中世纪和现代科技的碰撞,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还有蓝色之城舍夫沙万,这里便是后来摩洛哥人们见完全的颜色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旅游经济,而倾力打造的一座“网红城市”。
别的网红城市可能是城市中有什么景点,有什么小吃,但舍夫沙万却整个城市就是一个超级明星,各种不同的蓝色格调让人们在城市中央一抬头,甚至会往往分不清哪里是蓝天、哪里是城市。
还有金色之城菲斯、红白相间的最“色”首都拉巴特…可以说摩洛哥就是由颜色构成的,一旦人们进入了这里,那么也会很容易化为颜色的一部分,在这种无拘无束、肆意泼洒的氛围中体会到生命的奔放。
因此,摩洛哥还被称为最“好色”的国家。
但如果不做准备就去摩洛哥的话,那么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现实会给你的钱包好好上一课。
骗你没商量,赚钱赚不长
摩洛哥的景色很美,来旅游的人很多,同样就做“一锤子买卖”的商家也会很多。
甚至从下来飞机开始,游客们就被一些不良商家盯上了。
“去市中心打车走吗?走不走,只要fifty。”
这是在摩洛哥机场周围的出租车司机们的常见话术,一个个看似憨厚老实的脸上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伸出了五个手指对你比划着。
摩洛哥的货币名叫迪拉姆,和美元的兑换汇率大概是1:10。
不放心的你抽出一张早就换好的迪拉姆对他一比划,是这个fifty吗?
嗯嗯嗯,老实的司机点了点头。
50迪拉姆,不算贵啊。
你开心的上了车,到地方之后司机却把脸一拉。
不要这个,要美元,要刀乐。
你说好的是这个?
我没有说过,fifty刀乐,不然不准走。
这基本上是摩洛哥大部分商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除了坐车,饭店、纪念品店、服装店等等,很多商店里的价码后面都是只有数字,没有单位。
如果问不清的话,那么就很容易遭到价格刺客。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只能说是花钱买个教训了,不要说和这种商家硬顶,我报警什么的。
一来大家出去旅游,都是找个快乐,没必要为自己的一时失察,被有心算无心而影响了心情,二来这事找他们的警察还真不一定有用。
姑且不说摩洛哥警察和无良商家相互勾结的这种情况,仅仅是一个慢慢办理,就能把我们给膈应住。
我们是来旅游的,不是等着你审案子的,更何况因为早些年一些先富起来的人们出国旅游的一些行为,中国人已经给很多的旅游国家留下了“人傻钱多”的印象,甚至在摩洛哥过海关时,一些人都会遭遇到索要小费的情况,在当地这种大环境下,我们还是只能以小心提防为主。
说到底,还是摩洛哥没有真正的“富”过。
摩洛哥目前的经济在全非洲都能排前五,说人家穷也穷不到哪里去,但这种有钱,有的都是旅游业这种“流财”,可能今天这个人来旅游,商家服务的好与不好,这个人这辈子不会来第二次了,在这种情况下“一锤子”买卖自然是大行其道。
世界最大的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孤独星球》将摩洛哥评价为了此生最值得去旅游的地方之一,这无疑是对摩洛哥景观的一种肯定,但是如何打造好营商环境、打造好旅游环境,给游客们一个真正物有所值、货真价实的体验感,这才是摩洛哥真正任重道远的事情。
参考文献:
2020十大最佳旅行国——张瑾.理财周刊.2019 (45)
摩洛哥的古都风韵——高关中.科学之友(上半月).2019 (04)
到摩洛哥玩一场好色之旅——北石.旅游纵览.2016 (19)
摩洛哥:非洲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刘奕楠.湖南日报
北非花园摩洛哥的文化风情——李华.民族艺林.2013 (03)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