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靡一时的古镇风景区,如今却已经成为了空城一座。甚至就连在当地卖小吃的,都不愿意在古镇中停留。然而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些古镇风光,耗资高达几十亿。为何这耗资几十亿的古镇,如今却成为了一座座鬼城呢?
乌镇,古镇的兴起
古镇在一二十年前,可以说是一种十分出名的风景区了。在2000年,中国的乌镇忽然兴起,顿时就在全国引领了一股古镇潮流。其中江南的各种古镇,更是备受人们欢迎。
在当时古镇的火爆程度,可以说是开创了旅游史的一个壮举了,在当时几乎是只要挂上了古镇两个字,就能给当地带来丰富的客流量。
在古镇旅游的兴起后,很多地方都开始发掘属于自己当地的古镇,希望塑造出乌镇那样的历史感与文化气息结合的古镇旅游区。于是像丽江古城、凤凰古城等的古镇,都如雨后春笋一般,一个又一个地冒了出来。
当地人看到这些古镇一个又一个地耸立起来,也是觉得自己的生活也会随着这些古镇的兴起,变得越来越好。然而,事情却往往走向了另一条道路。
古镇的落寞,耗资几十亿却惨淡荒废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凭借着电视剧,一跃成为了知名的风景区。据说当时政府为了打造这个风景区,砸了3.5亿的人民币。只希望这个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能够成为当地的特色风景。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仅仅一年不到,随着电视剧热度地降低,文化村的人气也急剧下降。甚至在五年之后,直接成为了一片荒地,再也没有了刚开业时候的火爆。人去楼空过后,这里也就只剩下了凄凉。
但这并非是个例,济南也有一个宋风古城,甚至连建都没有建好,就直接荒废了。当时对于宋风古城投资高达40亿,可最后连古城的主体部分都没有建设成功,就已经成为了荒草丛生的荒地。
除此之外,还有常德的桃花源古镇,50亿的耗资,却也在2017年,成为了一座空城。
这也很让人感到意外,明明当初古城古镇那么火爆,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可为何最后却全部成为了荒城,甚至当地政府连管理都不想管理呢?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古城古镇大多都是粗制滥造的伪古镇。
伪古镇,粗制滥造的量产物
事实上,当乌镇、丽江古城、凤凰古城等古镇兴起以后。全国范围内,都开始复制这一种模式。一些有历史底蕴的地方还好,还能依靠属于自己的历史底蕴,勉强撑起古镇的运营。但最可怕的是,有一些地方,没有历史底蕴,又或者是历史与古镇完全不同,也制造起了这样的古镇。
这些古镇往往就是依靠现代的建造材料,以及一些仿古的技术,统一复制黏贴的古镇。然后这些古镇再编个什么美丽的故事,加上几句古风式的文字进行装饰,就把一座古镇制造好了。
然而这些古镇外表看似和那些有历史文化的古镇很相似,可实际上,这些古镇里面满满的都是现代化的产物。像什么小吃摊,廉价工艺品摊,甚至还有一些超市在里面。古镇里面的人,穿的也是现代的衣服,简而言之,这些古镇,就是一个外表华丽的空壳子。
当那些希望领悟古镇风光的游客来到这些伪古镇以后,见到的不是那些具有历史感的文化底蕴,而是那些千篇一律的古镇故事。然后在古镇里逛一逛,里面的人,虽然住着看似古老的房子,可实际上却都是现代化的装扮。这里的商店,卖的更是那些几百块钱批发一大堆的劣质工艺品,并且价格是原价的数十倍。自然也就心情全无了,最后这些古镇也就被打上了黑名单,被人们唾弃,遗忘。
除了游客的失望外,还有另外一个重点,也导致了古镇的落寞。那就是古镇的维护和运营问题。
古镇看似古老,可实际上维护和运营的成本也很高。因为很多古镇都是复制粘贴来的,所以不可能和真的古镇一样,不需要专人进行维护,也能依靠古镇的居民的生活保持古镇运营。
而这也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古镇地开发是需要长期运作的,这其中的运营和维持,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但这些建设古镇的团队,又都是 捕风捉影,随意粗制滥造的,大多都没有真实在古镇运营过。从而使得古镇的各种活动、庆典以及商业模式,全都不专业。让本就惨淡的人气,变得更加萧条。
古镇本就是一个引资项目,没有得到回报后,这些投资商,以及当地政府,就都不愿意管理了。最后这些个古镇,也就资本撤资,政府不管不顾,最终人去楼空,成为了荒地。
不过这些个古镇,却并非无药可救,有些古镇,就靠着自己的办法再一次活了过来。
沙溪古镇,从古镇变成课堂
事实上,很多古镇落寞的要点,就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内涵。可实际上没有内涵,我们可以创造内涵。沙溪古镇的复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沙溪古镇不像那些荒废的古镇一样,为了建设古镇而建设古镇,而是将属于自己当地的历史文化加入到了其中。甚至他们都没有为了建设古镇,改变当地的民俗风貌,只是在古镇开展传统手艺的课堂,以及一些沉浸式的历史剧场。让更多人了解到了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
没错与其说把古镇弃之不用,或者将其卖掉,倒不如借用古镇之名,为大家开展一个文化传播的课堂。甚至可以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手段,在古镇中宣传当地本土的历史文化。这样不仅能够给古镇焕发新的生机,还能更好地宣传当地的风土人情,又何乐而不为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