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
关联个人微信公众号“乡土大汶河”
宁阳县城东24公里,有个贺家庄,是磁窑镇所辖自然村,东与石桥村相邻。据《贺氏堂折》记载,贺氏祖约在清朝初年由东庄镇南陈村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庄名为贺家庄。
贺家庄村南部为凤凰山区与曲阜市山脉交界处,在历史上战乱年代,附近村子的村民凭借地理优势,构筑山寨自卫。现存义和寨寨墙就是清代凤凰山下村里的村民进行自卫的军事设施遗址。
义和寨寨墙
从凤凰山山下至峰顶,有一道长约数千米的寨墙,宽约1米,高约3米,即义和寨寨墙,构筑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土匪流寇猖獗,为患乡里,全县筑堡修寨(或称圩子)96处,各村自卫,或连村自保(参见文末相关阅读),凤凰山义和寨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构筑的。
当时凤凰山下的前石桥、后石桥、贺家庄等五个村的村民,在赵京纯、贺培贞的带领下,齐聚凤凰山,组成义和团,并在山顶建立了义和山寨,共同防御匪患。
据《宁阳历史文化大观·圩寨》记载:义和寨有内外两层,山顶为内寨,属于指挥中心,这里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内寨有四千平方米,周围有寨墙,高2米左右,宽1米左右。内寨有五个寨门,寨门有寨岗,五个寨门分别对着五个分寨。分寨也叫外寨,分别分布在五个山头,是五个村子村民的居住区和生活区。分寨大小不一,都有寨墙和寨门,每个分寨有四个寨门,均设有寨岗,面对上下山的寨门是重岗,配备岗员多而且精干。分寨外也有寨墙,叫外寨墙,将内寨、分寨围在其中,有多个寨门,均配备寨岗人员,寨墙绵延几十公里。山寨的构建,对于山下几个村里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义和寨刻石
在凤凰山北,距离山顶约70米处,耸立着数块巨石,其中一块面向东南,宽约1.9米,高约2.95米,厚1.2米。
义和寨刻石:
这块巨石上竖刻着几行文字,原样照录如下:
宁邑石桥村民众
赵京纯、□康安、贺培贞 写
义和寨三年/大清同治二年五月立
同治二年,即1863年,字体为阴刻楷书,字径15厘米。
此外,山阴面坡顶上还有两件石碾盘,两件石臼等遗存,应当是当年人们居住山寨所用生活设施。
凤凰山,以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条件,历来是战乱时期构寨御敌的好地方。五代后梁时期,贞明五年(919年),驻守兖州的节度使张万进叛梁附晋,龙来村人吴贵集合本村人户在凤凰山青龙岭置立山寨自卫,后梁大将刘鄩奉命征讨张万进,曾驻军山寨,这应该算是凤凰山最早的山寨(下图)。
清咸丰至同治年间凤凰山义和寨遗址,为第三次文物调查时发现,对于研究宁阳地方历史、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阅读:
→宁阳县伏山镇苏家楼圩子墙:清咸丰年间为抗击匪寇所建
→宁阳蒋集添福庄村堡:清咸丰年间黄恩彤带领村民机智御寇保家
→清代宁阳九十六村堡,村民托命保家的防御工事,你们家在哪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