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我的关中诸县的游记。这次是蒲城。
蒲城,是陕西的历史文化名城。三赴蒲城,心里留下了很多关于这座古县城的印记。
入县第一站,蒲城博物馆,即文庙。大门口的六龙壁保存完好,堪称精美,据说是京城九龙壁的蒲城藉雕刻师傅所造,颇具神韵。馆内最北侧,是建于北宋的崇寿寺塔。馆内也有一座碑林,虽规模不大,但也有精品。玄宗泰陵旁的宠臣高力士的陪葬墓,遗留下一通石碑,就保存在这里。
在蒲城,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时间博物馆,是在原来的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短波授时台旧址上建立的。“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点整”,在广播电台里播放了近30年的这句话,就出自于此。在电子时钟普及以前,为了确定准确的时间,在钱学森的要求下设立,为国防、航天、航空等需要精确时间的领域服务。建于1970年,直到1998年停用。在这里,可以探索时间的奥秘,了解建设者们的艰辛。
蒲城还是国军上将杨虎城和清朝宰相王鼎的家乡,故有“将相故里”的美誉。
在蒲城,刀客出身的杨虎城,凭着热血,借着乱世,从社会底层一步步爬上高位,成为一方诸侯。又因为一次正确的选择,留名青史,配享故居,立纪念馆,为人称道。就连他老母亲捐修的曲江“寒窑“”,都成为了西安城南的一处知名景点。
王鼎,清代中后期的政治家,曾做到军机大臣兼大学士,在仕途中以刚正不阿、清正廉洁著称。因难以挽回清廷签署不平等条约的局面,效仿古人“尸谏”之意,写下遗疏参劾大学士穆彰阿误国,自缢而死,可称悲壮。在故居纪念馆可以看到他的成长经历和事迹。
在蒲城,有渭北的唐关中十八陵中的五座,这里可称皇家风水胜地。
唐睿宗李旦桥陵:世人戏称为“六味帝皇丸”的李旦,被蒲城当地百姓亲切地叫做“旦旦娃”,足见其影响深远。李旦虽然称帝时间不长,因儿子李隆基的政变而登基,又因儿子的政变而退位,但他去世时正值开元盛世,所以陵墓规模宏大,修建豪华,是唐代最宏伟的陵墓。唐玄宗花费了国库三分之一的银子为他父亲修建的陵墓,历时33年才完工。依山为陵的桥陵所剩建筑不多,主要是石刻,神道两旁排列着50余尊巨大的石刻雕像,包括石华表、石鸵鸟、石马、石人、石独角兽和石狮等,展现了唐代艺术的辉煌。
唐玄宗李隆基泰陵:位于蒲城县五龙山余脉金粟山,据说陵园建制仿京师唐长安城,可惜原有建筑已基本损毁。
唐宪宗李纯景陵:位于蒲城县金帜山,没有修缮墓园,仅看到几尊墓道上的石人、石马,有几分凄惨。这里距离时间博物馆非常近。
唐让皇帝李宪惠陵:虽然从未真正做过皇帝,但玄宗感动于作为长子的李宪不与他争夺皇位,所以尊为让帝,不过陵墓规模明显小了很多。惠陵是目前全国唯一已经开发了的唐帝王陵墓,并且开放了地宫,可入内参观。地宫里阴气逼人,盛夏时依然感觉寒冷。石椁体积并不大,保持了李宪的低调风格。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内的壁画展厅里,展出了多幅从惠陵地宫发掘的精美壁画,令人震撼。
蒲城考院博物馆,保存较为完整的考院建筑群。旧时,蒲城学风繁盛,考中的学子很多,同洲地区的考生都在这里参加考试。
蒲城电影院博物馆,其实就是修建于1959年的老电影院。清宣统三年(1911),瑞典牧师胡林德来到蒲城县传教,后来他购买了几亩土地,修建一座西式楼房风格的教堂。民国十五年(1926),他在教堂内放映了无声电影《天堂里的笑声》和《军乐队曲》,让蒲城成为中国最早放映电影的县城之一。解放后,在教堂原址设立了电影院。如今,成为了一个蒲城的文化地标。
蒲城的美食丰富,很符合我的口味。 椽头馍松软香甜,形似建筑中的椽头;而骨汤泡是猪肉和丸子泡馍,配上月牙烧饼,滋味十足。
行走在蒲城,如同翻阅一部历史长卷,既是对过去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愿这颗镶嵌在渭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永葆其独特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光芒。#自驾旅行记录##我的旅行攻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