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馆,被称为中国三大博物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其中之一的南京博物院,它不仅是南京旅游的必去之地,也是全国热门的网红博物馆。
从文物数量来说,南京博物院拥有各类藏品42万余件(套),其中37.1万件珍贵文物,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故宫博物院;从历史来说,它的前身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根据文物藏品的特点将展馆分为“一院六馆”:历史馆、艺术馆、特展馆、数字馆、民国馆和非遗馆。43万余件馆藏涵盖了从远古到近代的各个品类,内容丰富,即便走马观花一圈下来也需要大半天时间。
2007年,经过专家甄选和市民投票,共评出18件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你可以在下图中获取完整名录。这篇文章里,我们详述了其中五件镇馆之宝(西汉金兽、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金蝉玉叶、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银缕玉衣)以及一件顶流文物“小粉炉”,更详细的介绍请见于后续的「万图路书之南京博物院」。
年代:西汉
大小:长16厘米,宽17.8厘米,高10.2厘米,重9100克,含金量99%
展厅:特展馆2楼9号展厅
这是目前我国出土的最重的一件古代金器,重18斤左右,含金量99%——只说这一点,你就能知道这件文物的含金量了,妥妥的重量级选手。
这件金兽是汉代金器制作工艺代表作,大小和一只两三个月的猫差不多,整体造型屈腰团身,健硕圆润的身体趴着直视前方,神态警觉,形象生动。文物内部是空心的,内壁刻有小篆写的“黄六”二字,风格类似战国至西汉早期的文字。专家推测,“黄”指的是材料是黄金的,“六”是它的顺序数字。
金兽身上的斑纹是整体铸造成型后,用工具锤击而成。同时期的金器,大多都只用了单一的工艺,但这件却是古代金属铸造工艺和锤揲工艺这两种工艺的完美结合,在当时非常少见。
如果你问,金兽到底是什么动物?只能说,它的身世还是一个迷,有学者认为是老虎或者狮子,但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从全身遍布的斑点和项上的项圈来看,这可能是一只经过人工驯化、进行人工饲养的豹子。
关于它的用处也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用来压住席子的四个角,也有人说是用以镇库,是国家财富的象征,还有人说它和秤砣一样,是一种度量权衡器。
年代:明代
大小:口径6.4厘米,通高41.6厘米
展厅:特展馆2楼9号展厅
南博43万件馆藏文物中,瓷器有近半,但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是其中难得的精品,作为现存惟一完整的明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这件瓷器胎质坚硬、造型优美、纹饰精致、釉质滋润。它的白釉微青,釉里红虽发色略黑,但瑕不掩瑜,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定为一级文物。别看它学名很长,我们一点点断句来看。
明洪武——是这件文物的年代;梅瓶——是这件文物的类别。在古代,梅瓶是一种兼具使用和观赏功能的瓷器,早期主要作为酒具使用,永乐至崇祯时期则大量地被用于贵族陪葬品、是等级身份的象征,到了清代则演变成赏玩的陈设器。这件梅瓶则是明成祖朱棣之女安成公主的陪葬品。
釉里红——是这件文物的材质。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窑,它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用彩料在胎上直接绘画,罩透明釉后,在1280摄氏度至1300摄氏度的窑火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因为氧化铜的呈色对窑室气温要求极高,所以釉里红被称为瓷中贵族。
这种瓷器在洪武朝盛极一时,推测与明太祖以红色为贵的礼制有关。它被用作皇家御用瓷,只有王公贵族才能拥有,与我们更熟悉的青花瓷器平分秋色。
岁寒三友纹——是这件文物的纹样,即松、竹、梅。我国的文人墨客自古就喜爱“岁寒三友”的主题,尤其是两宋以来的文学和绘画作品中都很常见,南宋赵孟坚、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徵明、清代郑燮等都擅长描绘松、竹、梅。
在瓷器工艺上,最先出现“岁寒三友”纹样的是元代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多在梅瓶和罐上,风格清新雅致。明清时期的瓷器经常绘有“岁寒三友”纹饰,但之后随着皇家喜好和社会风气的变迁逐渐消失。
年代:明代
大小:蝉长1.7厘米,宽0.8厘米,厚0.2毫米;叶长5.3厘米,宽3.2厘米,厚0.2厘米
展厅:特展馆3楼12展厅
1954年,明代进士张安晚家族墓地中出土了一只金蝉,因为带有一根4.7厘米长的银柄,考古人员判断这曾是一支发簪。令人惊叹的是,玉叶用的是上等的和田羊脂白玉,金蝉含金量为95%,蝉翼的厚度仅为0.2毫米,相当于银行卡厚度的1/4!虽说文物无价,但你猜猜专家对这件金蝉玉叶估价多少?公布答案:9个亿。
仔细看,一只神形毕肖、金光闪耀的蝉立于洁白无瑕的玉叶之上——它侧身翘足,双翼略张,嘴巴微开,蝉翼左右各两,蝉翼轻薄,蝉足简化为三对,一对前足翘起,一对后足微微抬起;玉叶则是用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精工琢磨而成,叶片打磨细薄呈凹弧状,分为八瓣。
蝉是古代比较常见的艺术造型,古人认为人死后能像蝉一样破茧重生,所以常把陪葬品做成蝉造型的器具。但这只金蝉玉叶的制作技术尤其复杂,金蝉采用了压模铸范、薄叶延展、錾刻、焊接等工艺;玉叶汲取传统的阳线、阴线、平凸等多种琢玉工艺,整片叶子的边缘磋磨得圆润光滑,叶片极具真实感。
年代:南朝
大小:一组高78厘米,长242.5厘米;二组高78厘米,长241.5厘米
展厅:历史馆1楼4展厅
竹林七贤我们都不陌生,他们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七位贤士,大多“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古代的男子天团。南博里有一副特殊的竹林七贤图,明明是“竹林七贤”,但画面中却有八个人,多出来的一个人是谁?别着急,继续往下看。
这幅砖画由648枚砖块拼嵌而成,分布在墓室两壁,两幅画各有4人,南壁画的是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北墓壁画的是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的画像。画面中8人席地而坐,人物之间以银杏、槐树、青松、垂柳、阔叶竹相隔,每个人都以不同姿态体现了自己的性格特点:
比如嵇康头梳双髻,目送秋鸿,手弹五弦;阮籍身着长袍,一手支皮褥,一手置膝上,口作长啸状;山涛头裹巾,一手挽袖,一手执杯而饮;王戎斜身靠几,手弄玉如意。姿态各不相同,也不在竹林下,但不变的是名士们落拓不羁的潇洒风范。
荣启期,就是我们说的八人中竹林七贤外的那位。他是春秋时期的名士,而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他们的年代相隔700多年,却神奇地在南北朝“相遇”了。为什么要把他和竹林七贤画在一起呢?
一来是因为结构对称,实现了对称美,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认为他们思想相通,有以荣启期为竹林七贤之楷模的寓意。
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出土,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中最早、最完整的一件魏晋时期人物画实物, 填补了六朝绘画稀有传世真迹的空白,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02年,国家文物局将其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年代:东汉
大小:全长170厘米
展厅:历史馆1楼3展厅
银缕玉衣是古代玉衣的一种,玉衣又叫玉匣,是古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衣服,根据材料的不同,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丝缕玉衣四种。
东汉之后,古代封建社会对玉衣有着严格的等级规范,只有帝王才有资格在驾崩时穿金缕玉衣,而诸侯死去时只能穿银缕玉衣,一般的贵族和长公主只能穿铜缕玉衣。一直到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下诏禁止用玉衣殓葬,从西周初到两汉鼎盛的玉衣随葬制度终于退出历史。
目前我国汉墓中出土的玉衣分别有:金缕12件、银缕3件、铜缕2件、丝缕1件。南博的这件银缕玉衣是1969年出土于徐州土山一号汉墓,是东汉彭城王刘恭后裔的墓。
玉衣全长170厘米,不夸张的说,和人的体型几乎一模一样。整件玉衣共用了2600多片玉片,编缀玉衣的银丝约重800克。要知道我国出土的文物中,超过2000片玉片的玉衣不超过8件,而南博的这件是第一件修复完整的。
玉衣分为头罩、脸盖、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拇指、左右裤筒、左右鞋子这十四个彼此分离的部件,每个部件的周缘都有丝织物缀边,以使每个部件加固定型,同时也增加了玉衣的美观。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件玉衣很有意思,比如玉衣含有眼盖、鼻塞、耳塞、口含、肛门塞等九窍塞,目的是防止人体的精气外泄;玉衣头部由头罩和脸盖组成,两眼呈橄榄形、下颚呈半月形,鼻子是用15片小条梯形玉片和一片半圆形玉片组成,以显示人脸逼真形象;
鞋的部分则作圆头平底高帮鞋状,明显分左右脚。
即使将它与金缕玉衣中最具代表性的河北满城西汉金缕玉衣对比,也毫不逊色:银缕玉衣有多拇指套而金缕玉衣未见;银缕玉衣的双眼采用橄榄形玉片,犹如双目齐睁,下颚部的半月形玉片形似人体的下颚骨,而金缕玉衣的双眼是在玉片上刻出的双眼,似为瞑目入睡的状态,下颚部是用多片玉片组成,也不如银缕生动。总之,从徐州这套银缕玉衣所反映的工艺水平,说明东汉时期的玉衣比西汉时期的更臻完美,更加贴合人体。
年代:清代
大小:通高17厘米,口径14.9厘米
展厅:特展馆3楼11展厅
南博文物千千万,但要论顶流,一定是这件芙蓉石蟠螭(pán chī)耳盖炉,连带着文创冰箱贴也时常被抢断货。虽然它不属于镇馆之宝之列,但不影响它的火爆,只要文物没出差,你一定能在南博特展看到长长的排队队伍,只为了看一只小粉炉~
这只盖炉通体呈粉红色,布满了长短不一、大小相同的天然纹理,这是因为它是用一整块芙蓉石雕刻而出。芙蓉石通体粉红、晶莹剔透,“三月春盛,烟烟霞霞,灼灼十里桃花”,在我国古代被叫做“爱情石”,产量极其稀少。这件文物也因此被网友称为像初恋的文物,是南博文物的颜值担当。
盖炉的腹部雕饰有两组对称的蟠螭和铺首衔环耳,盖顶也雕饰四条小蟠螭,寓意着吉祥如意。蟠螭生得虎形龙相,相传是龙与虎的后代,具有龙的威武和虎的勇猛,因而在古代军队的军旗、印章以及兵器上经常出现。许多石碑碑首也都以蟠螭纹装饰,通常以双数出现,且互相绞缠,而刻于建筑、玉璧、铜镜等物件上的蟠蠕则多以单数出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