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尖峰笔”。汪敬淼 摄
江静
当那个豁口真的出现,我们面面相觑。
刚才指路的红衣大哥已掉转车头,风风火火往山下去了,只剩了山谷回音,“姓陈——”。那位大哥的出现简直是小说情节。当时,我们大口大口呼吸着大山的气息,听着松啸鸟鸣,雄赳赳地往自以为峰顶的方向走。刚走几步,呜——震天动地一阵轰鸣,顺着我们惊愕的目光,一辆大摩托从坡上直冲下来,“吱”一声蓦然停下。这要是穿越,必是一头汗血宝马,或是常山赵子龙的大白马,马嘶嘶,风萧萧,将军弯弓射大雕的特写镜头。电光石火间,一位红衣大哥从天而降,他似乎见多了爬山走错路的人,看了我们一眼,哈哈一笑,爽朗的手一挥,指引我们跟在摩托车后面,把我们带到一个地方,指着前面一条路,说,从那儿钻过去,然后往右,爬上去,就是山顶了。
一阵风把红衣大哥的话吹得满山都是,听得我们云里雾里,看大哥如此笃定,弄得我们又不好意思追问,只好猛点头,跟上一通感谢。现在才反应过来,莫非,这就是“钻过去”?眼前是一排竹栅栏,角落处明晃晃留了个小豁口……
忍不住哈哈大笑,女儿更是笑得直不起腰。
我们的所在,是大峰嶂山脉,坐落在蓝坊镇梨树坑,距蕉城约15公里。大峰嶂海拔1092米,周围有五座山峰,其中“尖峰笔”直插云天。有诗云:“文运天开一笔间,谁捻斑管写名山;东坡有砚无须洗,蘸得天池水一湾。”由于尖峰笔锋形似笔,直指苍穹,又名“文峰插汉”,是蕉岭八景之一。据说山顶怪石林立,“仙人砻谷”“天然蜡烛”“骏马腾跃”……千奇百怪,栩栩如生。
记得初中时,学校后面是红坑水库,三三两两的学生到水库早晚读。读书间歇,一抬头,看见的就是尖峰笔。读书的背景是水库,水库的背景是尖峰笔,尖峰笔的背景是一片天,我们宛如被捧在手心。
请教过多位徒步爱好者,有人说险峻,悬崖峭壁,轻易去不得;有人说简单,走过小路,穿过竹海,就到峰顶。说这些话时各自都带着登顶骄傲,双眼闪光。想来一路艰险,在登顶的那一刻都化作了万丈豪情。所以,当先生冷不丁说去爬尖峰笔时,我们都大吃一惊。先生说路线他打听清楚了,武功山那么远都要去,庐山也去过,自家门口的山怎么着都要爬一爬的。想来也是很有道理。心动不如行动,女儿反应迅速,找来小卡通包,果冻,糖,迷你酸奶,水,风油精,万金油,拎包出门,来了个说走就走的登山之旅。
一路走来,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与秋天有关。北方的秋天,似乎都是红火的。新闻最近都在说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快到了,想象一下满山红叶似彩霞的样子都让人陶醉;前几天也在朋友圈看了一段北方摘柿子的视频,太阳明晃晃,柿子红火火,摘柿子的小伙在秋风里连蹦带跳。如此秋高气爽,色彩明艳,让人对北方的秋天心驰神往。而现下,山上草长莺飞,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生机勃勃。南方的秋天,明媚喜人如同春景。
既来之,则安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而下一句才是重点: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而此时,对这豁口,虽然我们揣测良多,但每一个奇葩念头都让我们捧腹大笑,也是一种“得之心”。
探头往里看,是一片山;转过头看,也是一片山。此时,我们也成了故事的主人,后续情节,有无尽可能,任由我们自由挥洒。
大山很安静。虫不鸣,鸟不叫,树叶也不摇,草尖闪闪发光。早上的阳光,深秋的季节,无可否认,是最适宜登山的时候。可能,此刻,所有的生灵都在悄悄观察,看这群包裹严实的人将何去何从。
现在,我们站在豁口,登山的故事,即将开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