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还有长城吗?这也许是很多外地人发自灵魂的提问,如今八达岭长城似乎已经固化了人们对长城的认识,以为长城就是八达岭,就在北京,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有一段长城曾作为一段‘无名长城’长期静卧于河北燕山之中而无人问津,后来却获得‘最美长城’的赞誉并名扬四海,它就是位于承德市滦平县的金山岭长城。
不仅如此,一直以来各种影视作品甚至教科书都给人们做了错误的解读,长城上也没有烽火台,那些凸起的砖楼是空心敌台,也叫敌楼,而烽火台其实不在长城上,而在长城两侧的山顶上,独立于长城。
我们对心中那似乎无比熟悉的长城,竟还存在着如此多的知识盲区。
了解长城
各种影视、宣传片、宣传照片里,‘万里长城’的形象其实都是金山岭长城,它位于河北省滦平县境内的大小金山岭上,全长大约15千米,城墙高度一般为7米,底部宽约6米,顶部宽5米,能够容纳五马并行行走,敌楼和战台数量达到158座,分布密集,并且部分砖墙还有昂首挺胸的麒麟浮雕,不仅构成了复杂的防御体系,还兼具了艺术美感。
天气晴朗的日子,从金山岭极目远望,长城沿山脊绵延,游走一百余里,这是万里长城最具象的景观,从视觉冲击力上,最具长城的恢宏气势,满足了人们对长城最壮阔的想象。
而如此风光绝美、建筑雄浑、保存尚好、距北京仅一百多公里的长城,却迟至20世纪80年代才被“发现”。
1961年,八达岭、嘉峪关、山海关这三处长城成为万里长城最著名的名片,入选了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直到80年代,金山岭长城才加入其中。
金山岭长城始建于明初洪武时期。嘉靖年间,蒙古鞑靼部俺答汗发动战争,从河北攻入明朝京畿腹地,在京郊地带大肆抢掠,史称庚戌之变。
这一事变也暴露出军事防线的弱点,万历皇帝即位后,内阁首辅张居正提出,调抗倭名将戚继光出任蓟镇总兵。明代设立“九边”拱卫北方边塞,九边即九镇,其中蓟州镇管辖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慕田峪,拱卫京师,意义非同一般。
戚继光驻防蓟州镇十六载,练兵备战,扩建长城,金山岭长城便是在他的要求下,加高了城墙、增建敌楼,通过挡马墙、炮台等设计,将长城变成布局精密、攻守灵活的军事防御设施。
20世纪50年代,金山岭长城被列为河北省级文保单位,70年代,周边农村村民有的从长城拆砖盖房子、垒院墙、修猪圈,差点扒光了长城,于是当地当地百姓自发成立保护组织,最终促成了全国性禁止拆毁长城的保护行动,使金山岭长城逃过这一劫。
1979年的全国保护研究长城座谈会上,滦平县口中“第二八达岭”的金山岭长城才开始被全国媒体熟知,直到本世纪初,中国长城到底有多少、有多长,依然是一个未知数。多少长城正在岁月中默默消失,更是不为人知。
万里长城有多少里
单单就河北省内的长城就有“遗址多、规模大、分布广”的三大特点,有战国时期的燕赵长城,有秦汉长城,也有北魏、北齐、金等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修建的长城,还有修建质量最好、保存最为完整的明长城。
长城究竟有多少“家底”?又有多少长城遗址散落于山川之间?没人知道确切答案。2006年2月,涉及全国15个省区市的“长城保护工程”正式启动,这是万里长城史上第一次迎来全面普查。2006年4月,国家层面的长城资源调查试点在河北秦皇岛山海关长城的老龙头启动。
工作人员团队计划使用各种测绘设备,从老龙头启动,以从东到西、从北到南的路线,覆盖全河北长城,最终覆盖全国长城。
只是工作人员还是低估了考察的难度,时任河北省长城资源调查队队长的郭建永表示,即便此前已经做了准备,但随着调查队沿着长城走了1000多公里进入山区后,难题就接踵而至,长城大都位于深山,湮没在灌木、杂草及山地荒野中,早已不是史书记载的险峻与壮丽,反而是人们口中的“野长城”。
调查队耗时3年多,徒步近20000公里,最终统计成完整的数据,河北明长城共1338.63公里,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至怀安县马市口,南至邯郸武安,现存1123段墙体,敌台2049座,烽燧2665座,马面637座,城堡302座……
不仅如此,所谓早期长城,与明长城不同,始于春秋战国,止于金代,跨越两千年,不同时代、不同朝代、不同地域。历朝历代的风格更是差别极大。
大量早期长城早已风化的仅剩遗迹,辨认、认定都有很高难度,像北齐的长城,早就成了一堆乱石,工作人员只能凭借文献再对照今天的地理,出现在线路上的疑似点位就很可能是长城遗存。
中国长城“档案”从2006年启动,到2012年完成认定,历时6年,最终公布长城的精确长度为21196.18公里,涉及15个省份的404个县(市、区),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000余处。
2.1万余公里中,保存较好的约占12.3%,保存一般的约占18.1%,保存较差的约占18.4%,保存状况差的约占27.1%。剩余的24.1%长城,地面遗迹已经消失。
历代长城的汇聚之地
熟知长城历史或者热爱考古文化等方面的人可能才会在深山中辨认出这是历史上的古长城,即使生活在周边的当地人可能也不知道,那些绵延的、厚实的,甚至长着树木的土丘,竟然是古人亲手垒成的长城。
毕竟早期长城都用夯土或石头垒成,战国时期燕国的南长城作为中国最早的长城之一,便是土质长城,最高遗存至今仍有近15米高,它是燕国与赵国分界线,位于今天河北保定、廊坊境内七县,总长259公里。
若论长城的丰富性,恐怕没有哪里能胜过河北,历史上,这里便是农耕与游牧民族冲突与融合十分频繁的地带,早在战国时期,燕、赵、中山三国便开始在河北境内修筑长城,之后的汉、北魏、北齐、金、明等朝代,均以长城作为重要防线或边境线。
而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这个深入人心的错误说法着实低估了长城的规模,山海关并非长城的东端,明代在辽宁有大片领土,长城东端一直延伸到鸭绿江,而金代的金界壕已经修到兴安岭。嘉峪关确实是明长城西端,但在汉代,有连续墙体的长城至少修到了玉门关,烽燧更是延绵至新疆西部。
在不同朝代,长城实际上承担的功能也不尽相同,最初只是战略性的界标,到了明朝实际上成为具有实战意义的战术军事设施。
而且长城有时也是民族交流的通道,例如河北张家口便是以两座明代城堡——张家口堡和来远堡发展而成,同时,北方地区以关、口为名的城镇,很多都是因长城而生。
如今长城河北段不仅沿线遗存十分丰富,还串联着许多难忘的红色记忆,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带等众多知名的红色旅游景区。
有人说:长城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河北,从入海长城老龙头,到“最美长城”金山岭,再到水下长城喜峰口,以及山海关“天下第一关”、板厂峪的“倒挂长城”、白羊峪的大理石长城……
烽火年代,万里长城曾守护国泰民安、山河无恙,如今,山河安定,长城内外皆故乡,换长城沿线的人们来守护饱经沧桑的长城,越来越多的人以长城保护员、长城志愿者等身份,深度参与到长城保护事业中来。
现在全国有7000多名长城保护员,无论寒暑雨雪,悉心守护着长城的一石一砖,保护员的认真负责也带动了公众对野长城的保护,如今保护长城的意识在越来越多的人心中萌发,人们开始用实际行动为守护长城的一砖一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