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的第一大城市盐城,面积相当于三个南京、两个苏州,可偏偏成了“明珠蒙尘”的三线城市。提起江苏,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南京的厚重历史、苏州的园林水巷、无锡的江南风情。可盐城的存在感,却好像总被低估。
其实,盐城有的是“家底”。从地理来看,盐城独占江苏东部的一片大海,广袤的沿海滩涂湿地堪称东亚最大的“生态宝库”。候鸟每年两次迁徙,黄海湿地便成了鸟类的“中转站”,秋日的湿地如火如荼、绚丽似红毯,光这自然景观就能甩开不少内陆城市。
盐城的故事不光有“地广”,还得说“人勤”。纵观全市,那可是水系丰富、农业资源丰厚,一向被称为“鱼米之乡”。尤其是盐城人对“盐”有独特的情感,这里古代因盐兴起,至今饮食文化中保留着浓厚的咸鲜特色。盐城的农副产品和水产品远近闻名,每年出产的各类淡水鱼、河蟹、虾蟹给不少人餐桌带来美味。
不过,提到经济,盐城的发展步伐的确相对慢了点。与南边的苏州、南京相比,盐城的城市基础设施、工业规模、服务业还存在不小差距,这也是盐城虽为“面积第一大城”,但却常被划入三线城市的原因。江苏的“南北分化”现象,也是导致盐城被“埋没”的一大原因。
长江以南的苏南城市,经济上如火如荼,工业化程度高,且与上海距离更近,自然更有发展优势。而地处苏北的盐城则相对缺乏大项目支撑,长期以来经济重心在农业,工业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稍显滞后。
但盐城并非没有发展潜力,近年也在寻求新的出路。比如盐城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环保科技等新兴产业,利用好本地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土地,期待转型突破。
此外,作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盐城的湿地保护工作也颇有成效,黄海湿地还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意味着盐城的“自然牌”可以打得更加响亮。
那么问题来了,盐城到底有没有机会冲出三线呢?未来的关键或许就在于政府是否能因地制宜,既要守住生态红线,又要找到产业发展的平衡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