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71岁的上海老太张瀛走上了一条不被世俗理解的路,她一生未婚无子,不为子孙留下一分钱,而是选择卖掉房产,用一辆房车开启了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62岁开始,她用九年的时间独自走过了36万公里,途经香格里拉、老挝等地,过着许多人难以想象的自由生活。
她将生活的细节打磨成独特的仪式感,用行动诠释了“为自己而活”的理念,但是她这样的生活却受到了无数热议。
张瀛老太太究竟是怎么走上了自驾游的道路,到现在为止,这位老太太有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呢?
抛却束缚,自由的起点
张瀛的生活轨迹从一开始就与他人不同,她出生在1954年的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工人。
在那个年代,许多人都认为女孩读书无用,早早挣钱、嫁人是最合适的选择,12岁时,成绩优秀的张瀛被迫退学,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
这一决定让她的童年充满遗憾,也在她心底埋下了对家庭束缚的不满种子。
退学后,张瀛被安排插队下乡,生活环境更加恶劣,她整日在田间劳作,与土地和庄稼为伴,心中的学习渴望却从未熄灭。
1977年,高考恢复,这个消息点燃了她的希望,面对周围人的嘲笑和质疑,她毅然拿起书本开始复习。
在所有人都认为一个连小学都没读完的“农民”不可能成功时,张瀛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师范学校。
然而这份努力并没有让她真正得到认可,毕业后,张瀛顺从父母的安排成为了一名教师,在外人看来是端上了“铁饭碗”。
但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每天在枯燥的工作中消耗着自己,心中的不满和压抑越积越多,30岁时,她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反抗:辞去教师工作,进入保险行业。
这份工作对她来说充满挑战,但她凭借毅力和努力成为销售冠军,经济上得到了独立。
经济独立后,张瀛的内心开始变得更加坚定,她逐渐意识到,自己不愿再为了取悦任何人而妥协。
55岁退休后,她果断地改掉原来的名字“张惠新”,为自己取名“张瀛”,这个新名字不仅仅是一种象征,更是她对过去生活的彻底告别。
她开始认真思考:人生的后半程该如何度过?是安稳地养老,还是活出自己的精彩?
答案很快浮出水面,61岁那年,她决定挑战自己的极限,报考驾校,拿下房车驾照,许多人都对她的决定嗤之以鼻,觉得这不过是一个老太太的“异想天开”。
然而张瀛并不在意外界的看法,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次年,她购入一辆商务车,用五万元改装成房车。
房车虽小,但五脏俱全,有床、桌椅、炊具和储物空间,这些为她的未来旅途做好了万全准备。
随着一切准备就绪,62岁的张瀛卖掉了在上海的房产,彻底放下了后顾之忧,她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以房车为家,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但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真的能独自撑起这样一场冒险旅程吗?她是否准备好了面对未知的困难与挑战?
环游路上,细节中的精致
张瀛开始自驾游时已经62岁,这个时候的她已然年过花甲,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老太太将那辆花费五万元改装的商务车变成了“行走的家”。
尽管这辆房车看上去简陋,但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活的温度,像是她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坚持的缩影。
张瀛的旅途从未止步于“看风景”,她将旅行变成了寻找生活仪式感的过程,每天早晨,无论身在何处,她都会精心为自己准备早餐。
用柴火烹煮食物是她的最爱,尽管耗时费力,但她认为,这种过程比快速解决一顿饭更有意义。
在她看来,慢下来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在社交平台上,她常常分享自己用柴火做饭的画面。
在路途中,她遇见过令人震撼的美景,也经历过数不清的挑战,最让她难忘的是到香格里拉时见到雪山的那一刻。
她记录下自己在雪山脚下激动得手舞足蹈的视频,满脸的喜悦像孩子一般单纯,她说,这一刻,她感到自己终于抓住了自由的真谛。
但在旅途中,并非每一段路程都如此轻松愉悦,房车的维护成了她最大的难题。
一次,在偏远山区,房车因电瓶故障抛锚,她花了整整两天时间自己动手修理,甚至通过网上教程学会了更换配件。
在老挝的一个春节,她独自驾车穿越边境,在异国他乡过年,她将房车停在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用红纸亲手写下春联,贴在房车的门上,挂上灯笼,煮了一锅桂花汤圆,独自庆祝新年。
即使身处异乡,她也没有丝毫的孤单感,这种注重仪式感的习惯贯穿了她的旅程,让她在漂泊中始终保持着生活的秩序和幸福感。
虽然她的生活令人羡慕,但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好奇:这样一位老人,靠什么支撑她的旅程?事实上,张瀛的自驾旅程背后隐藏着严谨的经济规划。
她在辞去教师工作后,通过多年的努力积累了可观的财富,保险销售的经历让她学会了如何理财,卖掉上海房产更是为她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房车的改装费用虽然不低,但对于她来说,这是一笔值得的投资,尽管一路风雨兼程,张瀛始终坚持“为自己而活”的理念。
她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旅途见闻,积累了大批粉丝,有粉丝留言感叹她的勇气,也有质疑她为何选择孤独一生。
面对这些评论,张瀛从未正面回应,她只是一笑置之,她心中明白,这场旅程不仅是一次与世界的相遇,更是一次与自我的对话。
然而日复一日的独自旅途真的不会让人感到孤独吗?每一个静谧的夜晚,每一个寒冷的清晨,当房车里只有她一个人的呼吸声时,她是否会感到遗憾?
无子无悔,为自己而活
张瀛出生在一个传统观念浓厚的普通家庭,父母对她有着极强的掌控欲,认为“女孩读书无用”,早早退学、结婚生子才是女儿的正确归宿。
12岁那年,她被迫退学,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因为父母觉得“读书浪费钱”,这段经历在她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也让她对“家庭责任”有了抗拒心理。
后来恢复高考成为她改变命运的机会,她毅然报名并通过努力考上了师范学校,这本是她对抗家庭束缚的胜利,但她仍未能彻底摆脱父母的控制。
在他们的压力下,她选择了“铁饭碗”的职业——教师,然而,这并不是她心中理想的生活,30岁时,她决定辞职转行,用一次次努力换来了经济独立和更多的选择权。
这种反叛精神也影响了她晚年的决定,她不仅没有成家立业,甚至选择不婚不育,把所有的时间和资源都用来成就自己。
对于许多人来说,“家庭”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张瀛却用行动告诉世界,她的选择是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家庭或社会的期待。
在她看来,婚姻和子女不是必需品,而是可以选择的选项,独身一人并不意味着孤独,而是让她有更多的自由去追求梦想。
为了彻底放下负担,她甚至卖掉了自己的上海房产,这不仅是经济上的决策,更是心理上的解脱,张瀛说:“我的钱,是为我自己花的,我不欠任何人,也不为任何人攒,”
她的生活信念体现在她的每一个选择中,从改名“张瀛”,象征摆脱过去,到毅然进入驾校挑战高龄学车,再到用房车代替固定住所,张瀛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
她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完成他人的期待,而是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并去实践它。
她用36万公里的里程丈量了她的自由,也用这段旅程告诉所有人,人生的幸福并非只有一种定义。
然而张瀛的选择也引发了争议,许多人批评她的生活方式“自私”,认为她没有对子女和家庭尽责。
张瀛的态度始终平和,她从不试图改变别人的看法,因为她知道,生活的意义只能由自己定义。
尽管没有家庭的牵绊,张瀛的旅途中也不乏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她在路上结识了许多旅友,也遇到过帮助她的陌生人。
有一次,房车在深山中熄火,她向一位路过的司机求助,对方不仅帮她修好了车,还邀请她到家中做客。
那段时间,张瀛用自己的方式感谢了对方——送上自己亲手煮的食物,并留下了一封感谢信,她说:“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是一种流动的陪伴,它比婚姻和家庭更珍贵。”
结语
张瀛的一生是自由与勇气的代名词,她从未选择屈从世俗标准,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人生,从突破家庭束缚,到用房车丈量生活的意义。
尽管有人质疑她的选择,但她用九年的坚持证明了,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忠于内心,活得充实即可。
参考文章
极目新闻2023年1月9日《70岁上海阿姨卖掉房子独自开房车7年,不妨给些尊重》的报道
光明网2023年1月25日《61岁考驾照,70岁阿姨自驾出国过年》的报道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