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不仅是一个地区的名片和形象,更是一个地区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然而因为合并拆分等很多原因,有些地方的地名并没有传承下来而是发生了改变,比如沔阳变成了仙桃,广济变成了武穴。
而武汉也有一些区的也进行了改名,比如武昌县因撤县设区更名为江夏区,汉阳县因撤县设区更名为蔡甸区。
其中,江夏区在古代和今天的武昌区、洪山区等地都属于江夏郡,郡内设沙羡县,县治涂口(今金口),后在隋朝时期沙羡县更名江夏县,县治鄂城(今武昌),在民国时期江夏县改名武昌县,后武昌区、洪山区等地从武昌县分出去了,县治迁至纸坊。
到了1995年撤县立区的时候,避免与武昌区重名,便延用了“江夏”二字,更名江夏区。可以说江夏这个名字是一种历史传承以及文化的延续。
而比起江夏,蔡甸这个名字的文化性和历史性就弱了很多,甚至被网友说蔡甸这个名字有点土不拉几的,跟蔡甸的历史不相关。
汉阳变蔡甸,历史丢一半
蔡甸区和今天的汉阳区、汉南区部分以及汉口和东西湖部分地区在西汉时期同属江夏郡,到了隋朝时期属沔阳郡,置沌阳、汉津县。后因汉津县位于汉水北岸,依“山北为阴,水北为阳”的旧例,改名为汉阳县。
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汉阳县都隶属汉阳府,到清朝末期汉阳、汉口分治,汉口镇及周围数乡从汉阳县分出。民国时期汉阳城区划出,剩下的地方仍然属于汉阳县。
1950年,汉阳县治从原汉阳城区显正街迁至今蔡甸街,1992年撤县改区,因与汉阳区重名,故改为蔡甸区。
小编在网上查找过相关资料,发现老汉阳县其实跟“蔡甸”二字几乎没有什么历史渊源,而蔡甸区一直宣传的“知音”文化也似乎与“蔡甸”二字不相关。
网上关于蔡甸名字的由来是这样说的,据说是在南宋时期,汉江下游南岸建有临漳城,临漳古城往上游走两公里处,有一姓蔡的人家在渡口开店,因此得名“蔡店”,后改名蔡甸。
比起“汉阳”二字,蔡甸这个名字确实没有太多的文化内涵,也不像"江夏"二字那样有一定历史传承。
可以说,老汉阳改名“蔡甸”,确实在文化和历史上有点断层,不利于本区的宣传和营销。
新名存争议,改名无疾而终
其实蔡甸不是没有想过要改名,早在2017年就传出蔡甸申请改名“知音区”的消息。
因为蔡甸区境内有座钟子期墓,是知音故里,该区不仅斥巨资重修了墓塚,建了钟子期公园,也在重点打造知音文化,而知音二字就取自钟子期与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
从历史传承和文化传承方面来看,“知音”二字确实比“蔡甸”更有意义,如果蔡甸区更名知音区,不仅能延续一个城市的历史,还能增加这个城市的文化厚重感。但是好巧不巧,人汉阳区也在宣传“知音”文化。
汉阳方面认为,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传说故事主体发生在今汉阳区境内,也在着重宣扬知音文化,还建有琴台大剧院,琴台的名字也是来源知音传说。蔡甸要改名知音,汉阳肯定也不愿意。
只能说蔡甸和汉阳本身就是同源的,文化相同,想要找一个与汉阳区分开来又有历史文化传承的名字,实属有点难,反正改名之事,后面就不了了之。
改名成本大,需多方位考虑
另外,地区改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新的名字并不能给地区带来太大的经济效益,可能会劳民伤财。
因为一旦地区改名,那与地名有关的所有的名称都需要进行更改,比如道路名称、站点名称、政务名称,以及居民户籍和身份证等。
改道路名字或者站点名字只不过是换个牌子的事,但是涉及行政公文,户口本和身份证更改,那可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会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更名费。
比如当年襄樊改名襄阳,据说花了上亿的更名费,虽然蔡甸户籍人口(47w)不到襄阳人口(500w)的十分一,但是蔡甸的财政收入也不多,花1000万进行更名对蔡甸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另外城市更名需要多方位考虑,除了要考虑文化传承,也更应该考虑当地的经济,如果名字改的不好,不仅不利于本区的宣传,还会加重地方经济负担。
也许这就是2017年后蔡甸再没有提过更名的主要原因吧。只能说当初更名为蔡甸时,确实考虑的太少了,导致如今想改名困难重重。
/////////////////
最后想说,蔡甸这个名字已经用了很多年了,以后可能不也会改了,毕竟与汉阳同源,不管叫什么名字或多或少还是会和汉阳或者经开那边有关,到时候可能又存在文化之争。
其实比改名更有用的是打造本区的经济名片。比如东西湖,它的名字其实也挺土的,也没有什么文化内涵,但却依托国家级临空港经济区硬生生给自己打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经济名片。
你说东西湖,外地人可能不知道在哪里,但你说武汉临空港,别人立马就知道是机场旁边,是和武汉光谷、经开并列的开发区。
同样的,蔡甸后期可以依托中法生态城,打造属于自己的经济名片,只要做大做强了,即使不改名,也能对本区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你觉得呢?
编辑:筱莜
图片: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