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藏着不少都市秘境,多为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如果从城市考古的角度去探寻,那上海值得深读的历史遗存可太多了。这次去的丽园路靠近局门路的海会寺遗址就是其中之一。
别看丽园路现在充满都会生活气息,和上海闹市其他的小马路无异,但很多人不知道,曾经的丽园路,是上海的殡葬一条街。马路两边有很多停放棺椁的丙(殡)舍。比如局门路丽园路路口,现在是爱童幼儿园,解放前是绍兴人的永锡堂,就是一处丙舍。现在幼儿园内还保留着过去的一栋老房子。
今天要说的海会寺,它的历史比永锡堂则更为复杂曲折。名为“寺”为何会成为火葬场,上海人口中的“铁板新村”?
海会寺所在地方,以前叫法云里,建筑最早由法藏讲寺(吉安路上那个)的兴慈法师于1930年为自己居住所建,当时他购入三亩七分田,造了几间平房。1942年,兴慈法师将此地交给其徒弟慧开经营。慧开法师接手后扩建了寺院,自行设计筹建了大雄宝殿,并于1945年正式命名为海会禅寺,属法藏寺下院。1945年到1947年间,慧开陆陆续续造了60余间房屋,占地5.9亩,建筑面积4411平方米。最兴盛时僧众达百余人。
解放前夕,寺内香火日益冷落,开支面临困难。为维持日常生活,住持慧开在1949年前后将僧徒圆寂火化地改建为民用火葬场,名为“上海市海会寺火葬场”;于1950年正式营业,彼时还在报纸上登过广告。并且,海会寺独树一帜,主推用柴火。次年,还在余屋开办了海会寺印刷厂。为了生计,当时的僧侣也是煞费苦心。
可惜的是,1953年,海会寺火葬场的经营就开始走下坡路,负债二千余万元(旧人民币)。后由市佛教协会经手,交予市民政局接管。直到1956年并入斜桥殡仪馆,1965年底为殡葬管理所接管,1970年彻底停止殡葬业务,结束了前后20年的火葬场历史。此后这块地方为卢湾区人防办公室、上海仪表元件厂仓库、针织十四厂印花车等,现在是住着“72家房客”的民居。
海会寺旧址的入口在马路上显得非常不显眼,走近看才会留意到入口左侧的墙上挂着“黄浦区文物保护点——海会寺旧址”的铭牌。
过去寺庙的山门还留着,山门所在的屋檐下堆满了杂物,只留出了供行人进出的通道。但是仔细观察,上方的瓦片木梁,双开的木门、两侧的石墩一看就是中式传统建筑的风格,分明是过去留下来的老物件。
进去后是个杂乱不堪的天井,尽头的建筑就是过去海会寺的大雄宝殿。建筑体量庞大,被分割成上下两层。过去的形制依稀可见,歇山顶,三开间。
檐角有造型简易的斗拱,正脊两端鸱吻的彩漆已经剥落,但还能分辨出以前的模样。屋檐上方整体覆盖了一层铁皮屋顶,下方的瓦片还留着,檐口的“卍”字浮雕还很清晰,诉说着此地过去是佛教场所的历史。
准备离开的时候,转身就看到古朴破旧的山门外,是车水马龙的闹市区,让人觉得有些穿越。
来到隔壁的江南智造园门口遥望,发现大殿完全被现代建筑包围,东侧的鸱吻与背后新式的居民楼同框,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时代。
城市的包容,让这两者没有隔阂存在于同一方天地里。海会寺的历史让人唏嘘,它的身上背负着太多时代的印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