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的华蓥山区,深藏着一座曾经的辉煌之地——国营红光仪器厂,军工代号348厂。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时代的印记,一个关于奉献与牺牲、辉煌与落寞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同踏上探访之旅,去感受那份深深的怀旧与感动。
三线建设的秘密基地
时光倒流至五十多年前,新中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了应对国际形势的紧张,国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场规模宏大的工业体系建设,这就是著名的“三线建设”。在这场建设中,无数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或隐于深山老林,或藏于偏远之地,而红光仪器厂便是其中之一。
红光仪器厂位于华蓥市禄市镇猴儿沟,占地面积达到了650亩。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楼房林立,厂房、宿舍、学校、医院等一应俱全。这里曾经是一个繁华热闹的军工城,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与梦想。然而,出于保密的需要,这里的一切都被严格封锁,直到八十年代末期才逐步揭开神秘的面纱。
辉煌岁月与奉献精神
从1966年投入生产开始,红光仪器厂便开始了它辉煌的历程。最初,这里主要生产歼击机瞄准具等军工产品,这些产品都属于国家高精尖产品,对于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忠诚与奉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红光仪器厂开始涉足民用品领域。他们自行设计、生产的珠江牌s-201照相机等产品在市场上广受好评。同时,他们还生产了电影机、化油器、节气门等产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红光仪器厂的工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们不仅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还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严格管理与安保措施
在红光仪器厂的生产和生活中,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安保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确保生产安全和保密工作的顺利进行,这里实行了严密的安保措施。
首先,进出工厂需要严格的审批和检查。只有经过批准的人员才能进入厂区。进入厂区后,还需要经过层层检查,确保没有携带任何违禁物品。
其次,厂区内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安保人员都是现役军人,站岗的士兵都是真枪实弹。100米之外为警戒线,离警戒线还有10米就会发出警告。强行进入者将被强制驱离,不听劝阻者甚至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后果。
此外,为了预防敌特前来破坏和窃取机密信息,这里还加强了巡逻和监控力度。在厂区内随处可见巡逻的士兵,确保每一个角落都在监控之中。
历史变迁与岁月沧桑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红光仪器厂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九十年代末期,由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的推进,红光仪器厂的生产任务逐渐减少。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和生存空间,工厂不得不进行整体搬迁。
1997年,在多方努力下,红光仪器厂整体搬迁至成都市郫都区。虽然搬迁后工厂得到了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但遗留在华蓥山区的旧址却逐渐变得荒凉和破败。
如今,当我们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看到的是一片破败不堪的景象。昔日繁华的厂房和宿舍楼已经变得残破不堪,门窗早已吹落,只剩下一个个空洞的框架。家属区住宅楼房、学校、技校、车间等建筑也大多荒废或坍塌。曾经热闹欢腾的职工俱乐部如今已经沉寂下来,只剩下空荡荡的场地和破败的设施。
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只有那些盘根错节的绿色藤蔓和青苔还在默默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和沧桑。它们缠绕着残垣断壁和红色砖瓦,仿佛在为这个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无情而叹息。
站在红光仪器厂的旧址前,我们不禁感慨万千。这里曾经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如今却变得荒凉和破败。然而,正是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辉煌和伟大以及那些为国家和人民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不易和伟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