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咱再去不远的岚峪。虽然归德闫楼村距离岚峪村很近,但岚峪却隶属孝里街道。
岚峪村位于大峰山西,村北山顶有齐长城。岚峪村是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村、堡垒村,也是中共长清第一届县委成立地,被誉为“泰西的延安”,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坚强战斗的堡垒。
应当有好些朋友去过大峰山景区,附近的古村方峪也极其有名。我们当年慕名去了方峪,返程路上瞅见大峰山的导示牌,又去大峰山上欣赏了齐长城。那也是我们第一次明白长城分为齐长城、秦长城、明长城,在我之前的概念里,只知道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原来我们的齐长城才是历史最悠久的。从此也爱上了齐长城,哪有就往哪里钻:长清、莱芜、章丘、博山的齐长城都去过;青石关、东门关、锦阳关、风门道关、定头崖。。。
马上抵达岚峪时,经过了丰收的麦田,金色的麦田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了更加灿烂的光芒。田间一辆大型收割机正在繁忙地一趟一趟收割着麦穗,揪起了浓雾般的尘浪。
穿过村口的大牌坊门就入了岚峪村。
岚峪村:据明朝万历年间大峰山《重修泰山行宫碑》记载,这里因自古缺水,地懒田惰,被称为“懒峪”。后来有个叫燕阳秀的道士来到此地,东望大峰山,淡岚薄霁,升腾飘渺,梦而生井,泉出其间,所以遂改为岚峪。而道士的“梦井”确有其地,叫大泉,连同附近的三教堂都在大峰山的背阴林深处,人迹罕至,幽清绝尘。
进村是条岔路,左边墙上嵌着一方立于光绪年前的“金石其心”古碑,要不是墙跟前的解说牌子,不会意识到这是方古碑。风化及人为,上面的字迹模糊辨不清。
我也不费劲去看哪个坑洼是哪个字的笔画了,直接上相关资料,如下----
碑文上刻四个大字:金石其心
除了依稀可辨的右侧“品顶戴山东巡抚”和左侧的“大清光绪”,其他基本啥啥都看不出来了。据说,石碑是光绪年间为本村一位守节女所立。石碑原先在地里平躺着,后因大火,石碑中间也被高温大火烧脱了皮,考虑是古物,村里特意将其扶正保护起来。
古代的女子能得到幸福的不多,能嫁给相互倾慕对象的更是少之又少,全都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相敬如宾的不少,相亲相爱的没大有,无非就是住在同一个大院里。
嘿嘿,也别说古代,当下的好些夫妻不也都过了上这种“复古生活”:虽在一套房里住(非一间卧室),在一张桌吃饭,却各过各的,老伴老伴,老了反倒过成了邻居。
扯远啦,其实想说的是:万般挑剔,生活无趣;处处时时发现小美好,生活时时幸福又快乐。反正我就看我家老唐帅气,虽然不是一米八五大长腿,但我能一把搂到他的脖梗;如果他是个大长腿的欧巴,估计也看不上我啦,我心里的ABCD数是有哒。
村里设置的这个导示牌很好,可以依此寻访各处景点,不会让我们像无头苍蝇般四处乱闯荡。确定好方位,出发!
古村里老房子也多,看到没?长清、平阴、东平、肥城这片区的石头老屋大多都是平屋顶,而章丘莱芜博山那片的石头老屋则多是尖顶,建筑风格迥异。
半埋地下的一块刻花石,它的前身是什么?只有挖出来才能知晓吧。
猜测这里曾经供奉着土地爷?
刚才向村人打听路的时候,一位大姐说往北有座老庙。但这看着像庙也不像庙,而且门口的导示牌上书:“刘广桐故居”。只是不太明白为什么故居的宅院里还有座石亭子呢?门口西侧的石碑又说这是钟楼?而旁边戴着一顶清代帽盖的古碑,上面字迹也是看不清。
石钟亭上的刻字貌似都“抠叉”净了----又是一位有耐性的po四jiu的好同志。
钟楼,也叫钟亭,为悬挂大钟用的楼子(亭子)。后查了相关资料得知,这座小院原为关帝庙,经过整修后成为故居。
由老关帝庙出来往东行去,想找找古地道。刚才在闫楼村到了地道洞口前,却没能钻进去;现在置身岚峪村,不知有机会钻到地道里么?都带好手电了。
一路问询着、打听着,终于找到了地道入口。
门倒是敞开的,也能随意进入,只是当你持着手电猫腰下到地道里时,一股潮气和霉味扑过来,下面还丢弃了各种杂物垃圾,让人不敢再迈脚往下。算了,还是出来吧。
抬头看到了北面的一座座石头老屋子,往那片古建筑群走去。依然是住户不多,应该都搬到西边那条柏油路两侧的新建房子里了吧。
一九八八年所建的幸福水池。
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棵树冠很大的树木,哦哦,导示牌里的“忠孝槐”。
按说忠孝槐往北应该是明代官宅和陈玉朗古宅,但看看前方好像没路,像是要钻进杂草丛的样子。
有几座石头老屋子墙倒顶塌,而且墙头的枯草,院子里茂密的各种绿植,木棂子窗缝里也钻出了好些黄草须。。。这是废弃多少年了?
看门板样式,确为一栋老屋无疑,难道这里就是明代官宅?
岚峪村东面上山,是岚峪三教堂,但我没去,起先我误认为是洋人的教堂,直到今日才知是供奉着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和佛家释迦牟尼的三教的三教堂,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正因为自己的想当然,“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错失了亲眼一睹它风采的机会。----没事,下回有机会咱再来岚峪,高低也要亲眼欣赏一番这座近五百年历史的明朝遗留古建筑。而大泉,自然也没去。
岚峪村,咱就游赏这些吧,朋友们有机会可以来这里看看,附近还有:
归德小屯村里的魁星楼和玉皇庙(长清·商周小屯村,没找着小屯遗址,却寻到了魁星阁与始建于宋代的玉皇庙);
永平村里的神山庙(长清归德永平村里的神山庙,始建于金代);
然后是我们这次来的红色村庄:归德闫楼村和孝里岚峪村(古老的石头房子,承载的历史却是非凡的:长清·归德·闫楼村);
当然门票25元的大峰山也不错,悄悄给你们说,由孝里的南黄崖可以到璇玑洞,然后再绕到峰云观,当然如果您不怕累的话。
南黄崖和北黄崖也是我喜欢的两个古村(游记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浮想联翩的大猿猿)。
长清区有不少美丽的古村,或者红色村子,朋友们可以去看看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