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默达
近年来,“交流融合”成为许多领域的高频热词。一个鲜明的例子便是全国上下都在讲的“文旅融合”。高山流水觅知音,诗和远方共一途,寓情于景,睹物思人,文化和旅游之间有着天然的相性。
小小的一件展品,其中可能蕴含着一段段文化故事: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壮大,是一座城市的出圈破圈,是一群孩子的稚嫩梦想,又或是一个产业的“出海远航”。憨态可掬的深圳本土动漫IP“奶龙”,足迹遍布游乐、互动、演绎、餐饮等多个领域,全球“吸粉”3500万;“网红美食”天水麻辣烫参展,人气和口味同样火热,更牵动游客对西北小城的无限神往;“中华战舞”英歌舞出圈,不仅带动了地方文旅发展,为文创周边提供了鲜活的素材,观众甚至能在现场见到“人与机器共舞英歌”的名场面;“中国电影”展区里排起了长队,《庆余年第二季》《我的阿勒泰》等优秀电视剧作品也成为各省市展区文旅推介的“流量担当”……这是文博会场里的“高光”,也是人们所说的“文化的力量”。
“文化+教育”“文化+娱乐”“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产品的“外延”很广,不论是作为“原料”“容器”还是“催化剂”,往往都能产生有益的“化学反应”。文博会是平台,促成一项项交易与合作,打通产业逻辑,创造新的动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文博会也是纽带,将不同专业领域的企业,处在不同经纬度的城市,来自不同国家的友人紧密相连,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共识,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助推各领域深度融合。
从场馆内到场馆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是文化融合的鲜明实践。向上溯源,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基因:岭南文化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是“大湾区的DNA”,构建起粤港澳三地文化认同。着眼当下,它有着空前的发展机遇:“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全新定位,为纵深推进新阶段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指明方向、注入动力。
本次文博会特别设置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集中展示“9+2”城市群及广东省其他地市文化产业发展和合作成果。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硬核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湾区创意融合共生,也能见到展商之间品茶坐谈、共话合作的景象。
一个深度融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连接世界的“前沿”,也是世界读懂中国的“窗口”。正如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霍启刚在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所作主题发言:“发挥湾区优势,以粤港澳为立足点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共同推动文化出海。”期待国际交流合作带来无限机遇,文化因交流互鉴而更加精彩。
【作者】 张宇驰
南方评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