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是怎么回事,历史背景是什么
1、长平之战的背景 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其第一目标便是邻近的韩国。公元前264年,即赵孝成王二年,秦军伐韩野王。
2、长平之战,对中国历史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的大帝国。另有电视剧以此为名。
3、长平之战是为战国形势的转折点。 此战后,六国均不再有单独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从而只剩下时间问题。长平之战的具体情况由于秦国焚书坑儒,纪录已经基本遗失,只能通过考古发掘进行判断,山西长平有长平古战场遗址。
4、长平之战!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围歼战 长平之战的契机是秦、赵争夺上党地区爆发的大战。 公元前262年,秦国出兵攻占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韩国上党郡与本国的联系被切断。 韩王决定把上党割让给秦以平息战祸。
5、长平之战,从五十三年到五十五年,是秦国名将与赵国 在长平的一场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占领昌平。这一战,赵军被斩首,杀了45万人。长期和平战争的背景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国君的祖先是赵侯。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夏,赵括替代廉颇,接管长平前线四十五万赵军。赵括到达前线后,立即改变原有的军事部署和防守战略并撤换大批中下级军官,收缩兵力准备主动出击,企图一战歼灭秦军,收复上党。
长平之战是中国东周战国时代秦国进攻赵国的大规模战役,“三年而后决”(靳生禾、谢鸿喜认为为前期僵持对峙二年六个月,后期白热战六个月),双方都出动了倾国之师。结果,秦军战胜赵军,并且尽数坑杀投降赵军。
大家应该都知道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没错就是这场战争,在战争中两军损失惨重数十万的士兵在战斗中牺牲,而这带状尸骨层就是当时死亡士兵埋葬于此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使土地形成了尸骨层。
秦王闻知,亲往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征发年满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参加长平之战,堵截赵国援军,断绝粮道。九月,赵括将赵军分为四队,轮番冲击,终究未能突围。赵括被射死,40余万士卒被迫降秦。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公元前262年,秦国大将白起攻克韩国野王地区,割断了上党与外界的联系。
秦赵长平之战
1、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统一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
2、长平之战,历时三年(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是秦国 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 发生的战争,最后以赵军的失败告终。
3、战国时期,秦、赵两国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想要统一六国,必须要扫除三晋,也就是韩、赵、魏三国。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军率先攻打魏国,后来转向韩国。而秦、赵两国之间也眼看着即将发生一场大战。
4、长平之战秦军:主将白起带领秦军、蒙骜、王陵、王贲、王汔、王翦等。长平之战赵军:主将赵括带着赵军、王容、缚豹、苏射、冯亭等。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
5、秦赵长平之战,最终以赵国的惨败而告结束,赵军先后死亡达45万人,秦军也死亡过半。白起自杀白起,一称公孙起,郿人,秦国名将。昭王先后派王陵、王龁等为将攻赵,死伤者众多而无功。
6、长平之战赵国与秦国的差距在哪儿 长平大战并不是发生在嬴政统治时期的一场战争,但却是一场影响极为深远的战争。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什么?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 发生的战争。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
战国终于走到了最高潮,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秦国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韩国就把上党割让给了秦国,但是上党不愿意归秦,自愿以上党归赵。赵受我,秦必攻之;赵被秦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矣。
因为20多年前秦军已经在伊阙之战中把韩、魏、东周联军打残了,韩国和魏国就此一蹶不振,到现在也没缓过气来。
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长平村),以便镇抚上党之民。四月,王龅攻赵。赵派廉颇为将抵抗。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败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
长平之战就是赵国和秦国争夺上党而起了战争,本来韩国将上党给了秦国,但上党郡百姓不愿意归降秦,于是请求赵国出兵。首先赵国综合国力不如秦国。其次赵国将领赵括不如白起。最后赵国周围强敌环视,而秦国没有这样的顾虑。
赵孝成王派去上党的守军,是由廉颇老将军率领的20万人马。秦赵两军刚一交战,赵军即告失利。廉颇深知秦军目前士气正旺,不可正面决战,遂引军退守长平,深沟筑垒,坚守不出。
长平之战是怎么回事
展开全部 秦朝长平之战是怎么回事? 秦昭襄王四十二年,秦国攻打赵国,攻占了三座城,赵国的左师触龙说服太后派遣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为人质。齐国于是发兵营救赵国,秦军开始撤退。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发生在秦、赵两国间的一场战争。当时,秦国势力日益强盛,周天子形同虚设,各诸侯国人心惶惶。而这一场战争的爆发无疑对秦国、赵国,乃至天下的局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长平之战是秦国 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 发生的战争,最后以赵军的失败坦枣告终。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是秦、赵之间的一次战略决战。在战争中,秦军贯彻正确的战略指导,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极大 的包围歼敌战先例。
秦赵长平之战,最终以赵国的惨败而告结束,赵军先后死亡达45万人,秦军也死亡过半。赵国实力由此大为消弱。 白起自杀 白起,一称公孙起,郿人,秦国名将。
长平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 发生的战争,长平之战发生时间是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 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
长平之战,从五十三年到五十五年,是秦国名将与赵国 在长平的一场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占领昌平。这一战,赵军被斩首,杀了45万人。这场战役是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战略决战。
东周末年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数十万乃至近百万规模战争的纷争之世,在那个出兵十万都是小当量战争的年代里,我们印象最深的大战当属秦赵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秦赵争霸的生死之战。 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是秦赵争霸战中至关重要的一役,这场由韩国祸水北引酿成的大会战,最终奠定了秦国的优势地位,经此一役,六国都失去了独立对抗秦国的能力,秦国统一天下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长平之战经过
1、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 发生的战争。长平之战发生时间是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 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
2、大家应该都知道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没错就是这场战争,在战争中两军损失惨重数十万的士兵在战斗中牺牲,而这带状尸骨层就是当时死亡士兵埋葬于此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使土地形成了尸骨层。
3、长和平之战发生在哪一年?公元前260年爆发了隆平之战。这场战争是由秦国的将军,白起,攻击赵,赵也投入 进行反击。公元前260年夏,赵王在长平前线接下40余万赵国 。
4、长平之战是《史记》中惟一一场记载比较详细的战役。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自己最强大的对手赵军在长平决战,战争持续了整整两年时间。 司马迁写到,当双方僵持,久攻不下的时候,秦军出动了一支两万五千人的“奇兵”,将赵军一分为二。
长平之战简介
1、战争概述: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赵两国为争夺韩国上党地区,爆发了战国史上极大 规模的一场战争——长平之战。秦强赵弱,最初赵名将廉颇采 取了坚壁不出、疲劳秦师的战略。
2、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2年的一场战争,秦据记载,昭王派白起攻打韩国,占领野王城,韩国上党郡和国都被切断了联系。韩国想献出上党郡向秦求和,上党郡守冯亭不愿投降秦,请赵国发兵取上党郡。
3、公元前260年夏,赵括替代廉颇,接管长平前线四十五万赵军。赵括到达前线后,立即改变原有的军事部署和防守战略并撤换大批中下级军官,收缩兵力准备主动出击,企图一战歼灭秦军,收复上党。
4、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此战是中国古代 军事 史上最早、规模极大 、最彻底的围歼战。长平之战,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5、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 发生的战争。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