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历经近12个小时的风尘仆仆,孙波抵达位于黄金北纬38度的泽普。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孙波与“战友”们在这片陌生而美丽的土地上开启三年援疆工作,扎根在民族大团结、大发展的土壤中。
在援疆期间,孙波主要分管泽普的援疆项目实施、文化旅游宣传、文化合作交流等工作,同时在泽普分指担任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文化宣传组组长。这与他原先的工作区别较大,但是“不惧新程、躬身力行”,不骄不躁,不怕吃苦,虚心向周边新同事交流学习,全力让每项工作落地有声、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
文旅推介,大美泽普火爆出圈
泽普这座南疆小城,蕴藏着令人惊叹的文旅宝藏。这里有中国唯一以水乡胡杨闻名的国家5A级景区——金湖杨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还有被誉为“城市绿肺”的法桐生态公园。春去秋来,金色和绿色一起构成泽普的底色。
怎么能让这份美丽被更多人知道?孙波和县里领导、上海援疆泽普分指进行讨论,借鉴其他城市破圈走红的成功案例,认为“文旅+体育”的化学反应或许可以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价值。
对他而言,组织赛事并不是熟悉擅长的领域,加上涉及协调多个部门,无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他通过不断地学习请教、经验积累,在确保选手安全完赛、活动顺利收官的前提下,助力泽普提升形象、发展经济。
以去年10月的第二届“金湖杨杯”马拉松为例,当天共有12个国家5000余名跑者齐聚泽普。赛道两旁的优美景色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不少选手说“明年还要参加”“下次会带着家人一起来”。那天4.8万名游客涌入泽普,民宿爆满、餐厅排队,直接带动消费620万元。
此外,孙波还积极调动各方资源,达成互利合作:与携程集团共同推出“金湖杨四季之旅”专题,联动垂直博主发布旅行vlog,播放量破500万次,国庆期间单日接待量创历史新高;促成春秋集团开通“上海—泽普”包机游航线,10架次包机带来1500名游客。
文化润疆,艺术走进百姓身边
文化润疆如春雨润物,以共同的精神根脉消融差异,让多元一体在交流中生生不息,那么浸润这片土地的沟渠应该如何开辟?或者说,“沪·泽”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应该如何搭建?
孙波翻遍整个通讯录,筛选出五十多家有机会对接泽普的单位并制成表格,每天挨个和相关负责人打电话,介绍情况、洽谈合作,最终与10家单位成功签约。两年多来,落地项目72个,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源头活水。
上海轻音乐团、歌舞团、杂技团走进泽普12个乡镇、8所学校和驻地部队,送上《丝路情韵》《国风雅乐》等主题演出。在叶尔羌河畔,群众第一次现场聆听动人的交响乐;在泽普二小操场上,孩子们为“空中飞人”的杂技表演欢呼雀跃……
上海木偶剧团携国家级非遗“海派木偶戏”在泽普开展13场巡演。在奎依巴格镇中心小学,木偶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引发阵阵笑声。目前,木偶技艺纳入3所学校课后服务课程,8000余名学生成为非遗“小传人”。
当艺术叩响心门,所有的跋涉都将化作甘霖滋润这片土地的人民。两年时光如叶尔羌河的清波悄然流淌,而泽普的故事永远鲜活如昂首胡杨。如同每一位援疆干部一样,孙波努力做好援疆工作的螺丝钉,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为党、为人民将大爱播撒新疆广袤大地,积极谋划,扎实工作,团结力量,与新疆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不懈地为更好建设美丽新疆添砖加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