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金晓梅
2025年10月26日至11月5日,为期11天10晚,跨越浙赣湘鄂皖五省,行程2700多公里,途经:浙江衢州廿八都、江西上饶望仙谷、鹰潭龙虎山、萍乡武功山;湖南岳阳洞庭湖、岳阳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汉口风帆广场、黄冈赤壁;安徽潜山天柱山,黄山池州九华山、黟县宏村、西递,徽州古城,黄山歙县新安江画乡及浙江浦江,20多个城市15处景点,一路游历。
10月26日:吾日三省乃日行三省浙闽赣
早晨6点半,从上虞出发4小时车程到迖廿八都。
廿八都为5A景区,是浙江衢州江山的一个古镇。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开山路途经此地,使其成为历代屯兵扎营之地。宋熙宁四年开始以数字命名,称廿八都。
古镇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民居,有孔庙、大王庙、万寿宫、文昌阁等。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在这里了解到了戴笠培训女特工的场景,电影里的情景在此地得以近距离的感性认识。
廿八都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位置隐蔽,且人口流动频繁,便于特工隐蔽身份。同时,戴笠老家在附近的保安村,有一定的地缘关系。1941年,因抗战需要,军统急需专业特工渗透敌战区,戴笠便在此开办了女特工训练班。
学员需接受电讯、枪械使用、驾驶、防跟踪等特务技能训练,还要学习日常交际礼仪,以更好地扮演各种角色。
学员主要从杭嘉湖流亡难民中挑选,多为16-21岁的文化女青年。训练班培养出了胡木兰、尚梦茵等一批特工谍报人员,还包括成功破译日军偷袭珍珠港密电的姜毅英。
这里已成为一处展示军统历史的场所,院内辟有多个展厅,陈列着各种枪械、电讯器材、服饰道具等,还展示了众多女特工的生平事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下午,从廿八都到望仙谷2小时车程,跨越浙闽赣三省。因为路途遇一“福建欢迎你”的标志。
望仙谷是江西上饶4A景区,总投资26亿,2020年正式运营。有众多自然人文历史景观,其主要特色是建筑物造型奇特,依悬崖峭壁而建,晚上的灯光秀如梦如幻。
10月27日:龙虎山三大奇观
去江西鹰潭龙虎山路上,遇一湖畔,晨光下很漂亮,于是高德百度是上饶茗阳湖。
龙虎山三大奇观为:丹霞地貌奇观、悬棺之谜奇观和无蚊村奇观,分别代表其自然地质、人文历史与生态之谜的独特魅力。
王安石有诗《龙虎天下绝》湾湾苔径引青松,苍石坛高进晚风,方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
仙水岩崖墓群是全球最密集的春秋战国时期悬棺遗址,距今2600年,棺木如何安置于百米悬崖仍是未解之谜。
苏东坡门四学士之一的礼部郎中晁补之,在他的《鸡肋集》中,对龙虎山仙水岩崖墓群的情形记载:“出游龙虎山,舟中望仙岩,壁立千仞不可上,其高处有如困包,棺椁者,盖仙人之所居也。”
这些高崖绝壁上的垒垒洞穴内,散布着数百座崖墓,崖洞大小不一,里面陈放棺木,形式各异,有单洞单葬,有单洞群葬和联洞群葬。最大的洞内有十几具棺木,安放着一个大家族几代人。
观看崖墓的台阶非常陡峭,走在前面的一姑娘说,上面的风景肯定不一样,于是壮胆前行,一睹了真容,拍了照片,内心很震撼。
坐泸溪河水上竹排,凉风拂面,风景如画,甚惬意。
10月28日:访一代道教祖师张天师
张天师故居为龙虎山景点之一,古街狭长逼仄,隔一段路就有一阶梯通河边,木格子窗台晾着衣服,古街大同小异,小异的只是路面石块都有太极阴阳图案。
张天师,即张道陵为西汉留侯张良八世孙,自幼博通经史,曾任巴郡江州令,后弃官修道,隐居北邙山、云锦山(后更名龙虎山)等地炼丹。为道教创始人,被尊为祖天师。永寿二年(156年)羽化登仙,享年123岁。
思想与著作:以《道德经》为经典,制定教规,形成制度化宗教组织,推动道教从民间信仰发展为系统宗教。以符水治病、制盐法惠民,融合医术与道术济世。著作《老子想尔注》,阐发道家思想,提出“道即一”的哲学观,强调丹药养生与精鬼致病理论,影响道教神学体系。
天师世系:其子张衡、孙张鲁继承教权,形成世袭制度。第四代天师张盛迁居龙虎山,后世天师均以龙虎山为祖庭。元朝官方正式承认“天师”称号,明朝朱元璋封张正常为“正一教主”。
文化地位:唐玄宗追封“太师”,宋理宗加封“正一靖应真君”,明崇祯帝赠“六合无穷高明上帝”尊号。民间端午节悬挂其画像辟邪,成为道教与民俗融合的象征。
现代意义:第63代天师张恩溥1949年迁台,传承中断,但龙虎山仍为道教圣地,其思想与组织模式持续影响当代道教实践。
10月29日:重阳登武功山
武功山海拔1918米,以山景雄秀、瀑布独特、草甸奇观著称,拥有10万亩高山草甸,瀑布群和古祭坛群,被誉为“江南三大绝景”之一(武功山、衡山、庐山)。2024年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
万亩草甸铺到天边,星空下露营像睡在云朵上,日出时整片山都在发光。
自汉晋起为道教修身福地,明朝鼎盛时期建有百余处庵堂寺观。南朝陈武帝赐名“武功山”。现存四大古祭坛等宗教遗迹,融合道、释、儒文化。
10月30日:走进语文课本里的风景~岳阳楼
早晨七点三十五分从宜春出发,驱车四小时,行程约三百五十公里,跨越江西、湖南两省,抵达岳阳。
岳阳楼因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名扬天下,“先忧后乐”的精神,已成为岳阳楼不朽的灵魂与永恒的文化内核。千百年来,这里不仅是登高望远、开阔胸襟、宠辱皆忘的游览胜地,也是涵养品格、积极入世、心怀天下的精神净土,更是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高地。
步入景区,正遇上一群小学生与外国人在此参观,导游看上去是本地人,却讲得一口流利英语。岳阳楼实行限流,一次仅允许60人登楼。据说游客最多时单日达五万余人,而能登楼者不过万余。今日天色阴沉,湖面白雾弥漫,远望洞庭,烟波浩渺,不见边际。
晚餐选了一处临湖餐馆,品尝洞庭湖鲜。湘菜偏辣,店家知我们来自浙江,特调不辣或微辣。一盘菜量有我们上虞二盘,5个人点了6个菜能有8个人可吃,仅300元,价廉物美,店内人声鼎沸。晚上洞庭湖畔的烟火气,与岳阳楼的灯光秀相映成辉。
10月31日:走进古诗词里的风景~黄鹤楼
早上7点50分从岳阳出发,开车3个小时,行程210公里,到迖武汉,跨越湖南湖北两省。
办好入住酒店,停好车,全程地铁出行,去黄鹤楼。(武汉地铁发迖,四通八迖,还有轻轨)
黄鹤楼故址在原临江的黄鹄矶上。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一直矗立于长江边,直至清光绪十年最后一座黄鹤楼,因山下民房失火被焚毁。1907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门生为纪念他在湖北执政18年的功绩,在黄鹤楼原址一隅修建奥略楼。1927年,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登临奥略楼写下著名的词《菩萨蛮·黄鹤楼》当代黄鹤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于1985年6月重建开放,距离黄鹤楼故址约1公里。
怪不得我们见到的黄鹤楼与岳阳楼完全不同,岳阳楼是原楼修缮加固而成,而黄鹤楼则完全是现代建筑物。因此登临两楼时,一种令人有怀古之幽思,而另一种则闻到现代的气息。登楼极目远眺,长江与长江大桥十分壮观,但面前鳞次节比的房子,似乎略有逊色。因此,想象原矗立于长江边上的黄鹤楼,才是如古诗词所描绘。
尔后,去湖北省博物馆。闭馆时间五点,而我们赶到已四点十分。超过四点已不能进入,幸好从出口处迅即闪入。博物馆宏大气派,馆内人头攒动,挤挤嚷嚷。
我哥一再关照,必须看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与编钟。我不知道为何要看此剑,我哥说越王故事在绍兴,剑却是湖北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中国一级文物,享有“天下第一剑”“青铜剑之王”的美誉 。剑的主人是越王勾践,他曾卧薪尝胆,最终成就霸业。关于此剑为何出现在楚墓中,主流观点认为是楚惠王的母亲(勾践之女)的陪嫁品,也有说法认为是楚灭越后所得的战利品。
而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击奏体鸣乐器,也是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首 。 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多用于宫廷演奏,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是周代礼乐制度的核心象征,其中曾侯乙编钟等战国文物代表其最高成就。
然后这二馆人多的都需排队进入,此场景也是令人瞠目。到快闭馆时,工作人员不停地说,还有五分钟,还有三分钟,赶紧看,要清场了。于是就浮光掠影迅速给剑与钟拍了个照。
从博物馆出来,步行去东湖,漫步湖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嫂子说西湖的水都有波纹的,而这个东湖却无波无澜。我笑言西湖有很多故事,东湖应该没有西湖那么多的故事,所以它波澜不惊。
其实东湖历史文化悠久,屈原曾在此“泽畔行吟”,楚庄王在东湖击鼓督战,刘备在磨山设坛祭天。毛主席曾先后48次下榻东湖,是除中南海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
东湖出来再坐地铁去商业中心吃晚餐,地铁上不是打瞌睡的就是看手机的。晚餐是这么多天出来吃的最好吃的米饭,软与糯,江西与湖南的米饭是又干又硬。
11月1日:汉口赏菊 赤壁怀古
今天运气真好,正赶上汉口江滩金秋菊展第一天。早晨8点从酒店出发,10分钟车程抵达汉口风帆广场,欣赏菊展。菊花造型非常漂亮,而且近距离看到了长江,以及江滩绵延数里的野生芦荻。江滩上建有观芦栈道,可近观芦花,远眺江城,极目楚天。很感慨,如果黄鹤楼移址此地,该是完美之举。
看好菊展,10点从武汉出发,开车约1小时,78公里,抵达黄州黄冈赤壁,走进苏东坡的赤壁怀古。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这里度过了四年多的时光。黄州的赤壁,因他而名扬天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他在逆境中发出的豪迈心声,也是他昂首面对人生风雨的姿态。
在黄州的岁月里,苏轼以文为舟,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前后《赤壁赋》,对历史的感慨、人生的思索与自然的壮丽熔于一炉。
黄州的赤壁,或许并非三国古战场的真正所在,却因苏轼的笔墨,成为文化意义上的圣地。
此行运气颇佳,恰逢一位讲解员在碑文前为几位游客讲解。右边的碑文为苏东坡手书,左侧则是其弟子黄庭坚的点评。文中,“君”字极小,“墓”字极大——苏轼自称“一个很小很小的君”,而“墓”字则寄托了对父母的深切思念与崇敬。文与字皆为当时心境的即兴流露,他在黄州的文学与书法艺术,在此达到巅峰,此后再难复制与超越。经历初贬时的郁结,到后来的豁然开朗,这不仅是他的人生转折,也是他留给后世的精神坐标。
11月2日:登安徽三大名山之一~天柱山
黄山、天柱山、九华山为安徽三大名山。黄山于很多年前曾去过二次,另二山都未去过。昨特宿潜山市,离天柱山较近(19公里半小时车程),今一早登天柱山。
天柱山属于大别山山脉,因主峰天柱峰形似“擎天一柱”而得名。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简称“皖”即源于此。
汉武帝登礼天柱山,赐封“南岳”称号,隋代以后改称湖南衡山为南岳,但天柱山仍被尊称为“古南岳”,文脉不绝。中国第一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此地,更添人文底蕴。
今天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登山者较多,有搞团建的,有带小孩的年轻人。门票130,索道费140,大巴30。坐大巴再坐索道到最高点,还得爬山二小时左右,对体力是个不小的考验,一路坚持,登上1489.8的主高峰。尽览群山巍峨,天地开阔。
晚餐小菜园品尝徽州特色正宗菜臭桂鱼,有一斤多重才108,7个菜才315,非常便宜,徽菜甚合浙江人口味,是这么多天来最对胃口的一餐饭。
11月3日:访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华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和安徽九华山,它们依次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和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
唐开元末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修七十五载。圆寂后,僧众尊其为地藏菩萨应世。如今,九华山现存寺庙九十九座,僧尼近千人,佛像逾万尊。
登九华山有两条线路:一是自然风光,二是寺庙文化。
我们先坐索道上山,再徒步攀登约两小时。沿途赏日出云海,听松涛阵阵。漫山红叶,层林尽染。令人惊讶的是,山涧竟还有映山红悄然绽放。登上海拔1344.4米的最高峰时,阳光正好洒在山顶,沐浴其中,心旷神怡。围坐石桌,似与风云际会。
下午,我们走寺庙线。一路上,善男信女身着佛服,虔诚朝拜。给我的感觉是,九华山的寺庙仿佛一条“寺庙街”,庙宇群集,令人大开眼界。为了瞻仰地藏肉身菩萨,我们一再鼓励嫂子一同攀上九九八十一级台阶,然而左右环顾,却不见真身。询问守门人才知,肉身菩萨供奉在地宫,传说每六十年才对外开放一次,而其肉身历经千年依然不腐。
晚餐第一次品尝了徽州菜~香煎毛豆腐,霉豆腐的前身。
11月4日:走进古建筑~从宏村到西递再到徽州古城
宏村因电影《卧虎藏龙》而声名远扬,山水间尽显古韵;黟县因盛产黑石而得名,西递古村便静卧其中,白墙黛瓦、巷道幽深。徽州古城汇聚了徽派建筑的精华,飞檐翘角间流淌着徽州人的智慧与匠心。有一代徽商胡雪岩的雕像,也有教育家陶行知的纪念馆,人文与历史交织。
景区有全国各地的车,还见到韩国旅行团,门票不菲,但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11月5日:浮光掠影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境内。
新安江发源于安徽黄山,全长159公里,以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的结合著称。两岸呈现“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鱼”的立体生态格局,粉墙黛瓦的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
新安江是古徽商的黄金通道,连接着苏州、杭州、扬州等城市。诗仙李白曾在此留下“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诗句。
新安江画乡需坐船二小时游览,我们只在渡船口匆匆一瞥,浮光掠影,稍作停留。
但值得一提的是,离景区很近的地方有个菜市场,菜场门口有许多桔子,我们在一对看上去非常善良朴实的老夫妇处买了桔子。他们一再让我们品尝,尝了一个又一再地要叫我们尝,10元7斤满满一袋,买了4袋,农民真是太辛苦。进菜市场买了当地土猪肉,没有冰块在途中一服务区下车,向咖啡店女店家买冰冻矿泉水,她知我其意后,就说送我冰块。
嫂子提议去浦江,说这个地名听着就能沿途观江景,值得一探。
从新安江出发,2小时40分钟车程抵达浦江,却一路未见江水,于是直接进了城区,已下午一点半,饥肠辘辘,觅得一面馆。
老板是位退伍老兵,招牌上写着老兵用餐打88折,现役军人可免费用餐一次。面条由夫妻俩手工制作,一碗热气腾腾的青菜荞麦面仅8元,还可随意添加香菜、炒黄豆、榨菜、辣椒等调料。第一次品尝荞麦面,颜色黝黑,却劲道可口。桌子上放着自制秘方梨膏糖120元3瓶,老沈有咽喉炎就想买,老板说我们远道而来,送我们一瓶120元4瓶,于是欣然买下。
驱车200公里,浦江之行,不过一碗荞麦面、几瓶梨膏糖。遗憾的是,忘了拍下这家有温度的面馆。若梨膏糖真能治好咽喉炎,定要再写一篇感谢小文。
下午2点从浦江回上虞,4点平安到家,11天10晚的旅程画上圆满句号。
到家煮了小半截安徽土猪脚爪,这是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脚爪。回家后老沈已吃了三天梨膏糖效果非常明显。出门总遇好人多。
这是一段无比开心难忘的旅行,以是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