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雪清尘

白云尖,温州第一高峰,位于泰顺县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611米,飞云江(湖)发源地也在保护区内。
十年前从乌岩岭的中段,也就是景宁县那边的飞云江源纪念碑旁的游步道,横切到白云岙凹口,开始徒步登顶登上白云尖,再从白云尖返回下行到乌岩岭景区的飞云江源大瀑布处再返回白云岙。此次则是从乌岩岭景区门票处进入,行走至飞云江源大瀑布处即返回景区入口,没有再往上登顶白云尖,只走了乌岩岭这一段,正好与十年前的登顶白云尖无缝衔接,凑齐从乌岩岭登顶白云尖的完整路线。
正所谓,历经十年磨一剑,乌岩岭上白云尖。
十年后的2025:乌岩岭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8861.5公顷,位于泰顺县城西北68公里,浙闽交界处,西连福建省寿宁县,北接浙江省景宁县。由于境内溪边石壁及沟中岩石特别乌黑,故称“乌岩岭”。森林覆盖率达93.48%,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黄腹角雉、猕猴、中华水韭、浙江雪胆等珍稀动植物,被誉为“天然生物基因库”“绿色生态博物馆”。



乌岩岭,是一处天然大氧吧,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10万个,在这里徒步登山,相当于进行一次彻底的“洗肺”之旅。



这里是世界濒危鸟类黄腹角雉的故乡,也是浙江八大水系飞云江和“温州大水缸”珊溪水库的发源地。这里的树木品种极多,形态万千,拥有占全国5.9%的国家珍稀保护植物,被誉为“动植物诺亚方舟”。乌岩岭分为景区和无人区,高山上的原始森林,至今仍是人迹罕至之处,也是动物们的乐园。保护区内有千米以上山峰17座,主峰白云尖。




从乌岩岭登顶白云尖,大致有两个途径,要么买门票进景区,从双坑口按游步道上行近5公里直达白云尖,来回需五六个小时;要么开车16公里到景宁县东塘村边飞云江源纪念碑旁,再徒步2.1公里直上白云尖。十几年前,也是秋冬季,2013年11月,从飞云江源纪念碑旁的游步道开始徒步,约行走30分钟来到海拔1300米左右的白云岙。从白云岙凹口登顶,约半个多小时,即可登上1611米的白云尖之巅。登顶下来后还往乌岩岭景区去,到达飞云江源大瀑布处返回白云岙。此次则是从乌岩岭景区门票处进入,行走至飞云江源大瀑布处即返回景区入口,因时间关系,没有再往上登顶白云尖,往返两个来小时。



行走在山林里的石阶路上,碧潭飞瀑众多,参天古木林立,流泉叮咚。游步道旁,大叶冬青、红楠、南方枣、树参等,或横着,或绕着,或挂着,形态各异,让你领略到原始森林景观的绿色之境。



飞云江源大瀑布,相当于徒步的分水岭,一般游客进入乌岩岭景区即徒步到此为止,驴友挑战第一高峰的则继续上行登顶白云尖。




十年前2013:白云尖

十年前的2013年11月,从景宁县东塘村飞云江源纪念碑旁约1.5米宽的游步道开始徒步,这条游步道走的人少,比较湿滑的样子。约行走30分钟来到海拔1300米左右的白云岙。

凹口有指示牌,左前为通往乌岩岭的步行道,右上为登顶,沿着防火道旁的游步道走就是登顶线路。



其时,岭上多云雾,温州之巅白云尖直插云端。正所谓"人在雾中行,云在脚下走"。



从白云岙登顶,约半个多小时,登上高达1611米的白云尖温州之巅,站在白云瞭望台,放眼远眺,只见山峦起伏,群山万壑,洞宫、括苍、南雁三山之脉尽收眼底。云雾缭绕之时,飞云白雾,宛若仙境。丽日晴天之际,则依稀可见景宁、文成、苍南、寿宁等交界的部分地区。


其实,从白云岙登顶白云尖不是很高,也不怎么费力,总以为起码要攀登海拔1000多米的高度,其实不然,除掉汽车蜿蜒而上的路,进入景区的步道,登山的路也就不长了。

从白云尖下来,返回白云岙,沿着通往乌岩岭的石级步行道,沿途欣赏乌岩岭原始森林的风光。一路秋意浓,黄叶满地。


十年前的2013年到达此处飞云江源大瀑布即止,不往双坑口景区售票处继续前行,就原路返回了,也是此次十年后2025年的从双坑口景区售票处开始徒步的终点。同样是秋冬季枯水期,瀑布水量都不大。



远上乌岩岭上斜,
白云生处白云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